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22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56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内涵 | 第22-25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要素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46页 |
·企业家知识及其测量维度 | 第25-27页 |
·企业家心理因素 | 第27-37页 |
·自我效能感及其测量维度 | 第37-39页 |
·企业家能力及其测量维度 | 第39-46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 | 第46-56页 |
·资源基础观 | 第46-49页 |
·企业成长绩效测量维度 | 第49-52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关系分析框架 | 第52-54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结果 | 第54-56页 |
第3章 社会调查及理论模型与假设 | 第56-80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的社会调查 | 第56-74页 |
·界定访谈样本范围与访谈对象 | 第56-57页 |
·设计访谈问卷 | 第57-58页 |
·资料收集 | 第58-60页 |
·资料处理 | 第60-74页 |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74-80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关系模型 | 第75-76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关系假设 | 第76-80页 |
第4章 测量工具及检验 | 第80-96页 |
·完善测量工具的步骤 | 第80页 |
·确定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成长绩效因子及相关测项 | 第80-83页 |
·企业家人力资本因子 | 第80-83页 |
·企业成长绩效表现 | 第83页 |
·设计探测性问卷 | 第83-85页 |
·检测企业家人力资本测项的效果 | 第83-84页 |
·确定探测性问卷的其他内容 | 第84-85页 |
·初试问卷调查及检验 | 第85-94页 |
·探测性问卷内容安排 | 第85-86页 |
·探测性问卷的发放与资料收集 | 第86-87页 |
·预试问卷的处理与结果 | 第87-94页 |
·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 第94-96页 |
第5章 问卷调查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6-150页 |
·确定样本来源 | 第96-97页 |
·问卷结构和邮寄准备 | 第96-97页 |
·数据收集 | 第97页 |
·数据处理方法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7-15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97-98页 |
·样本特征分析 | 第98-112页 |
·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要素与企业成长绩效总体比较 | 第112-114页 |
·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各要素与企业成长绩效匹配关系 | 第114-132页 |
·各控制变量和企业家人力资本要素与绩效比较分析 | 第132-150页 |
第6章 假设检验 | 第150-195页 |
·数据质量分析 | 第150-158页 |
·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50-155页 |
·数据可靠性分析 | 第155-15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156-158页 |
·结构方程建模 | 第158-169页 |
·模型设定 | 第158-159页 |
·模型识别 | 第159-160页 |
·模型拟合 | 第160-161页 |
·模型修正 | 第161-163页 |
·模型因果效应分析 | 第163-169页 |
·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对比分析 | 第169-192页 |
·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成长绩效对比分析 | 第169-172页 |
·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回归对比分析 | 第172-192页 |
·假设检验小结 | 第192-19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5-202页 |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195-197页 |
·相关建议 | 第197-200页 |
·提高创新成长绩效的建议 | 第197-198页 |
·提高经营成长绩效的建议 | 第198-199页 |
·提高企业家人力资本对政府的建议 | 第199-200页 |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200-202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00页 |
·未来的展望 | 第200-202页 |
附录1. 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访谈提纲 | 第202-204页 |
附录2. 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调查问卷 | 第204-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31页 |
致谢 | 第231-23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35-23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