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插图索引 | 第13-14页 |
附表索引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22-38页 |
·引言 | 第22页 |
·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分析与评论 | 第27-28页 |
·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表现 | 第28-32页 |
·对外贸易的总量变化 | 第28-29页 |
·对外贸易方式的变化 | 第29-30页 |
·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 | 第30-31页 |
·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变化 | 第31-32页 |
·我国贸易开放度的测算 | 第32-34页 |
·贸易开放度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 第34-37页 |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34页 |
·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34-35页 |
·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主要结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贸易开放与中国政府支出的经验分析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40页 |
·研究方法及变量设置 | 第40-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变量设置及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基于VAR的协整检验 | 第42-43页 |
·基于ECM的短期及长期因果关系检验 | 第43-46页 |
·进一步的分析及结论 | 第46-48页 |
第4章 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分析 | 第48-61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文献概述 | 第49-52页 |
·估计模型的设定 | 第52-53页 |
·指标与数据说明 | 第53-54页 |
·指标说明 | 第53页 |
·数据说明 | 第53-54页 |
·出口贸易溢出变量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16 个OECD国家的检验结果 | 第55-58页 |
·基于美国、日本及其它14 个OECD国家的分类检验结果 | 第58-59页 |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59-61页 |
第5章 进口贸易的前向链接溢出效应分析 | 第61-71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估计模型设定与指标及数据说明 | 第62-64页 |
·估计模型的设定 | 第62-63页 |
·指标说明 | 第63页 |
·数据说明 | 第63-64页 |
·进口贸易溢出变量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64-65页 |
·基于16 个OECD国家的检验结果 | 第65-67页 |
·基于日本、韩国、美国及其它13 个OECD国家的分类检验结果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69-71页 |
第6章 贸易开放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分析 | 第71-86页 |
·引言 | 第71页 |
·文献概述 | 第71-73页 |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73-79页 |
·模型构建 | 第73-75页 |
·数据来源 | 第75页 |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总体影响效应分析 | 第75-77页 |
·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77-79页 |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分析 | 第79-84页 |
·计量分析模型和变量数据说明 | 第79-81页 |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总体效应分析 | 第81-82页 |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82-84页 |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84-86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