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红楼梦》研究与评论论文

《红楼梦》与“礼”--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Acknowledgements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9页
 一、海内外百年红楼研究第10-14页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论文框架第17-19页
第一章 礼和礼貌第19-66页
 一、礼第19-22页
 二、礼和礼貌第22-23页
 三、礼、礼貌和道德第23-27页
 四、与礼貌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第27-42页
  (一) 礼貌与社会第27-29页
  (二) 礼貌与群体第29页
  (三) 礼貌与时代第29-31页
  (四) 礼貌与阶层第31-36页
  (五) 礼貌与性别第36-39页
  (六) 礼貌与年龄第39-40页
  (七) 礼貌与文化修养第40-42页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述评第42-66页
  (一) Leech(1983)的礼貌准则第42-46页
  (二) Brown 和 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保全论第46-56页
  (三) 中国学者提出的汉文化语境下的礼貌准则:顾曰国(1990)、徐盛桓(1992)何自然和陈新仁(2004)、索振羽(2007)第56-61页
  (四) L. R. Mao(1994)和熊学亮(2003)的相关研究第61-64页
  (五) 王建华(2002)的“礼貌的语用距离原则”第64-66页
第二章《红楼梦》特定的礼和礼貌世界第66-106页
 一、封建时代的含义第66-67页
 二、《红楼梦》所处的封建时代第67-69页
 三、《红楼梦》中传达的封建时代特点第69-78页
 四、封建时代的礼和《红楼梦》第78-93页
  (一) 《红楼梦》中的礼制第79-89页
  (二) 《红楼梦》中的礼俗第89-93页
 五、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和大家族的礼治文化第93-97页
 六、对于《红楼梦》礼治文化的思索第97-100页
 七、对于传统礼治文化下“面子”概念的思索第100-106页
第三章《红楼梦》各个层面人物之间的礼和礼貌第106-164页
 一、君臣之间第106-110页
 二、官员之间第110-114页
 三、主人与清客之间第114-116页
 四、父子之间第116-120页
 五、母子之间第120-124页
 六、夫妻之间第124-129页
 七、祖孙之间第129-131页
 八、婆媳之间第131-135页
 九、妻妾之间第135-138页
 十、妯娌之间第138-140页
 十一、兄弟之间第140-142页
 十二、朋友(男性)之间第142-145页
 十三、小姐之间第145-150页
 十四、丫环之间第150-154页
 十五、小姐与丫环之间第154-156页
 十六、公子与仆人之间第156-158页
 十七、仆人之间第158-162页
 十八、同辈男女亲戚之间第162-164页
第四章 《红楼梦》中人物违反礼貌原则的几个特例第164-174页
 一 、 Jonathan Culpeper 等提出的不礼貌策略 ( Impoliteness Stratigies)第164-166页
 二、焦大骂街第166-169页
 三、贾琏借酒“杀”妻第169-170页
 四、凤姐赚尤二姐入大观园第170-174页
第五章 结论第174-188页
 一、Brown 和 Levinson 的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适用性第174-184页
  (一) Brown 和 Levinson(1987)的面子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适用性第174-180页
  (二) 估算面子威胁行为的三个参数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貌现象中的作用第180-183页
  (三) Brown 和 Levinson 所指的普遍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第183-184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貌特征第184-187页
  (一) 忠君孝亲第184-185页
  (二) 尊卑有别第185页
  (三) 贬己尊人第185-186页
  (四) 热诚友善第186页
  (五) 为人考虑第186-187页
 三、以后努力的方向第187-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时的意象转换
下一篇:从衣饰到神采--《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