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饰到神采--《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23页 |
引言 | 第23-2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7-40页 |
·《红楼梦》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27-35页 |
·明清时代服饰介绍 | 第27-30页 |
·曹雪芹身世背景与《红楼梦》服饰描写 | 第30-32页 |
·《红楼梦》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32-35页 |
·《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 | 第35-39页 |
·《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研究的价值 | 第35-37页 |
·《红楼梦》服饰文化翻译研究的现状 | 第37-39页 |
·本研究的方法 | 第39-40页 |
第二章 人物服饰与人物角色的塑造 | 第40-51页 |
·服饰印证人物社会地位 | 第40-43页 |
·浓墨重彩的服饰描写 | 第40-41页 |
·截貌取神的服饰描写 | 第41-42页 |
·参差对照的服饰描写 | 第42-43页 |
·服饰体现人物个性特征 | 第43-45页 |
·豪爽大量的史湘云 | 第43页 |
·娇艳刚烈的尤三姐 | 第43-44页 |
·泼辣干练的王熙凤 | 第44-45页 |
·服饰传达人物审美意象 | 第45-49页 |
·温柔稳重的薛宝钗 | 第47-48页 |
·纯洁孤傲的林黛玉 | 第48-49页 |
·理想完美的薛宝琴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典型人物服饰的描写及翻译 | 第51-130页 |
·原文服饰描写特色 | 第51-54页 |
·服装描写及其翻译 | 第54-100页 |
·贾宝玉 | 第55-70页 |
·王熙凤 | 第70-78页 |
·史湘云和芳官 | 第78-86页 |
·林黛玉和薛宝钗 | 第86-92页 |
·众丫鬟 | 第92-100页 |
·饰物描写及其翻译 | 第100-123页 |
·头饰 | 第100-105页 |
·冠 | 第100-101页 |
·抹额 | 第101-103页 |
·昭君套 | 第103-104页 |
·勒子 | 第104页 |
·兜 | 第104-105页 |
·佩饰 | 第105-114页 |
·玉饰 | 第106-108页 |
·珠饰 | 第108-110页 |
·荷包 | 第110-112页 |
·扇囊 | 第112-113页 |
·汗巾 | 第113-114页 |
·首饰 | 第114-120页 |
·发饰 | 第114-117页 |
·耳饰 | 第117-118页 |
·项饰 | 第118-119页 |
·手饰 | 第119-120页 |
·鞋履 | 第120-123页 |
·服饰材料及其翻译 | 第123-129页 |
·哆罗呢 | 第124-126页 |
·雀金呢 | 第126-127页 |
·羽纱羽缎 | 第127-129页 |
·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四章 典型服饰的描写及翻译 | 第130-146页 |
·官服 | 第130-134页 |
·僧服 | 第134-138页 |
·吉服 | 第138-142页 |
·丧服 | 第142-145页 |
·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五章 服饰色彩的描写及翻译 | 第146-177页 |
·《红楼梦》服饰色彩的描写特点 | 第146-153页 |
·《红楼梦》服饰色彩的心理透视 | 第153-158页 |
·贾宝玉:红艳、温和 | 第153-154页 |
·林黛玉:残荷、斑竹 | 第154-155页 |
·薛宝钗:淡极、求艳 | 第155-157页 |
·王熙凤:含春、蕴威 | 第157-158页 |
·贾母:忌素、显赫 | 第158页 |
·《红楼梦》“尚红”意识及其翻译 | 第158-167页 |
·原文“尚红”意识 | 第158-160页 |
·“红”的翻译原则 | 第160-163页 |
·几种“红”色的翻译 | 第163-167页 |
·《红楼梦》色彩词汇及其翻译 | 第167-176页 |
·按音节划分 | 第168-170页 |
·单音节颜色词 | 第168-169页 |
·复音节颜色词 | 第169-170页 |
·按意义划分 | 第170-176页 |
·明喻型颜色词 | 第170-172页 |
·类比型颜色词 | 第172-173页 |
·借代型颜色词 | 第173-174页 |
·程度修饰型颜色词 | 第174-176页 |
·小结 | 第176-177页 |
第六章 服饰文化翻译策略对比 | 第177-187页 |
·服饰文化翻译策略对比 | 第177-181页 |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 第177-179页 |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 | 第179-181页 |
·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 | 第181-185页 |
·译者对原语文化的认同及翻译目的 | 第182-183页 |
·原语文化在译语文学系统中的位置 | 第183-184页 |
·意识形态和赞助商对翻译的操纵 | 第184-185页 |
·小结 | 第185-187页 |
结语 | 第187-189页 |
参考书目 | 第18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