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言性陈述标准于对质权的保障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对质权在中国的实施现状 | 第8-12页 |
第一节 中国现行法律关于对质权的相关规定 | 第8-9页 |
第二节 对质权在中国刑事审判中的运用现状及评价 | 第9-12页 |
一、运用现状 | 第9页 |
二、评价 | 第9-12页 |
第二章 中国选择证言性陈述标准的理论正当性 | 第12-26页 |
第一节 保障对质权的几种可供选择的标准及比较 | 第12-22页 |
一、不加区分所有证人均出庭 | 第12页 |
二、可信性标准 | 第12-14页 |
三、证言性标准 | 第14-22页 |
四、可供选择的几种标准的比较 | 第22页 |
第二节 中国选择证言性陈述标准的理由 | 第22-26页 |
一、从法律体系上论证 | 第22-24页 |
二、从现实的可操作性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上论证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证言性陈述与非证言性陈述的具体区分 | 第26-30页 |
第一节 证言性陈述与非证言性陈述在美国的区分 | 第26-27页 |
一、涉及的案例 | 第26页 |
二、考量的因素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证言性陈述与非证言性陈述在中国的区分 | 第27-30页 |
一、证言性陈述 | 第27-28页 |
二、非证言性陈述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证言性陈述标准在中国适用的具体程序设计 | 第30-37页 |
第一节 证言性陈述标准在一审中的适用 | 第30-31页 |
一、证人是否必须出庭的动议提出 | 第30页 |
二、应当出庭而未出庭在一审中的程序后果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未出庭在二审、再审程序中对被告人的救济 | 第31-37页 |
一、无害错误法则 | 第31-34页 |
二、未出庭对被告人未造成严重不利后果 | 第34页 |
三、未出庭对被告人造成严重不利后果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