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介入式气体管道泄漏检测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基于非介入式的气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 第13-19页 |
·气体敏感法 | 第13-14页 |
·光纤法 | 第14-15页 |
·电参数法 | 第15-16页 |
·红外热成像法 | 第16-17页 |
·超声波技术测定流量检漏法 | 第17-18页 |
·声发射方法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气体管道声学检测系统 | 第20-26页 |
·非介入式气体管道泄漏声学检测方法的原理 | 第20-21页 |
·气体管道声学检测方法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第三章 非介入式气体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26-44页 |
·感测模块的设计 | 第26-30页 |
·压电效应 | 第26-27页 |
·压电材料 | 第27页 |
·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 | 第27-28页 |
·电荷放大器的设计 | 第28-30页 |
·变送模块的设计 | 第30-34页 |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31页 |
·电压转电流设计 | 第31-34页 |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据采集通信模块设计 | 第34-44页 |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模块 | 第34-38页 |
·模数转换模块 | 第38-40页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0页 |
·串行通信模块 | 第40-44页 |
第四章 非介入式气体管道泄漏检测实验的程序设计 | 第44-50页 |
·MSP430的系统软件调试开发环境 | 第44页 |
·系统程序设计流程 | 第44-50页 |
·初始化程序 | 第45-48页 |
·串行通信程序 | 第48页 |
·模数转换程序 | 第48-49页 |
·定时器模块程序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非介入式气体管道泄漏检测可行性实验 | 第50-54页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50-51页 |
·可行性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第六章 非介入式气体管道泄漏信号特性分析 | 第54-64页 |
·泄漏信号与泄漏率的关系 | 第54-60页 |
·气体泄漏信号的其他特征 | 第60-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74-76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