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船舶动力装置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船舶动力装置系统的建模方法 | 第13-14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14页 |
·分布式可视化仿真技术 | 第14-15页 |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船舶动力装置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32页 |
·增压柴油机准稳态模型 | 第16-24页 |
·压气机模型 | 第16-17页 |
·中冷器模型 | 第17-18页 |
·空气流量模型 | 第18-19页 |
·柴油机的有效扭矩 | 第19-20页 |
·气缸排气温度 | 第20-21页 |
·涡轮模型 | 第21-23页 |
·轴系动力学 | 第23页 |
·调速器模型 | 第23-24页 |
·传动设备模型 | 第24-25页 |
·船桨模型 | 第25-27页 |
·螺旋桨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船体模型 | 第26-27页 |
·动力装置系统的仿真模型的组装 | 第27-31页 |
·Simulink 精装子系统 | 第27-31页 |
·某13000DWT 船舶动力装置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仿真数据管理平台的接口分析 | 第32-45页 |
·Visual C++6.0 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32-35页 |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简介 | 第33页 |
·ODBC 数据源 | 第33页 |
·Visual C++6.0 开发数据库 | 第33-35页 |
·Visual C++6.0 与Matlab 接口分析 | 第35-40页 |
·Visual C++6.0 调用Matlab 引擎方法 | 第35-38页 |
·Simulink 的Matlab 命令仿真 | 第38-40页 |
·Matlab 和数据库的连接 | 第40-41页 |
·局域网内SQL Server 2000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 第41-44页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逻辑框架 | 第41-42页 |
·注册服务器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动力装置系统仿真数据管理平台开发步骤 | 第45-56页 |
·建立仿真参数数据库并配置数据源 | 第45-48页 |
·使用Visual C++建立用户界面 | 第48-50页 |
·Visual C++编译环境的设置 | 第48页 |
·MFC 工程的建立 | 第48-50页 |
·动力装置系统仿真数据管理平台功能的实现 | 第50-55页 |
·仿真策略 | 第50页 |
·平台运行过程 | 第50-52页 |
·平台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分布式数据库内仿真结果的共享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分布式可视化仿真相关技术 | 第56-63页 |
·分布式可视化仿真系统的结构配置 | 第56-58页 |
·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56-57页 |
·多通道的视锥配置 | 第57-58页 |
·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的视点变换 | 第58页 |
·分布交互仿真中的网络通信 | 第58-62页 |
·Windows Sockets 概述 | 第58-60页 |
·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方式选取 | 第60-61页 |
·利用VC++6.0 开发Socket 通信程序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船舶航行视景分布式可视化仿真 | 第63-73页 |
·虚拟现实相关软件简介 | 第63-65页 |
·可视化仿真建模软件Creator | 第63-64页 |
·视景驱动软件Vega | 第64-65页 |
·Vega 应用程序接口 | 第65-68页 |
·Vega 的接口API | 第65-67页 |
·Vega 应用程序基本框架 | 第67-68页 |
·船舶航行视景分布式可视化仿真的实现 | 第68-71页 |
·Visual C++编译环境的设置 | 第68页 |
·主机和从机仿真程序的生成 | 第68-71页 |
·平台上分布式可视化仿真的实现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详细摘要 | 第8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