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多重荧光PCR 技术及其应用 | 第17-18页 |
·多重荧光PCR 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液相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共增菌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9-32页 |
第二章 磁珠法提取病毒总核酸方法的研究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多重荧光PCR 通用反应体系的研究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含组氨酸标签的假病毒内标和阳性对照的研制 | 第53-71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多重荧光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71-79页 |
·引言 | 第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多重荧光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79-87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手足口病多重荧光RT-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 第87-96页 |
·引言 | 第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7-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八章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的研究 | 第96-107页 |
·引言 | 第9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6-100页 |
·结果 | 第100-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九章 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选择性共增菌培养基的研究 | 第107-119页 |
·引言 | 第10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07-11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十章 肉类及水产品类常见致病菌流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19-132页 |
·引言 | 第119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19页 |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119-12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5-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6页 |
1 结论 | 第132-134页 |
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4页 |
3 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5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3-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