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3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 | 第17-19页 |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 第19-21页 |
·轮轨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轮轨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轮轨动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车辆脱轨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国外脱轨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我国高速车辆动力学脱轨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高速车辆非线性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高速车辆脱轨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1-3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高速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脱轨模型 | 第33-58页 |
·引言 | 第33页 |
·车辆轨道坐标系的建立 | 第33-36页 |
·空间轮轨接触几何分析 | 第36-42页 |
·基于三维迹线法轮轨接触点位置分析 | 第37-39页 |
·改进后迹线算法及应用 | 第39-42页 |
·轮轨接触力脱轨模型研究 | 第42-49页 |
·轮轨接触蠕滑力模型分析 | 第42-46页 |
·轮轨接触法向力模型分析 | 第46-49页 |
·车辆轨道系统力学分析 | 第49-51页 |
·悬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 第49-50页 |
·车辆系统的受力分析 | 第50-51页 |
·轨道系统的受力分析 | 第51页 |
·高速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 第51-56页 |
·车辆系统自由度分析 | 第51-52页 |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52-54页 |
·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高速车辆轨道动力学耦合关系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3章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仿真系统 | 第58-77页 |
·引言 | 第58页 |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仿真系统文件结构 | 第58-62页 |
·DSHV 结构组成 | 第58-60页 |
·轮轨接触子系统分析 | 第60-62页 |
·高速车辆脱轨判断及实现算法 | 第62-68页 |
·爬轨过程分析 | 第62-64页 |
·轮轨碰撞跳轨分析 | 第64-67页 |
·DSHV 脱轨判断子系统 | 第67-68页 |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8-72页 |
·DSHV 计算流程设计 | 第68-70页 |
·DSHV 应用实现 | 第70-72页 |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仿真系统动力学计算 | 第72-75页 |
·不同线路下高速车辆动力学分析 | 第72-74页 |
·DSHV 动力学模拟特殊行为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4章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行为研究 | 第77-97页 |
·引言 | 第77页 |
·高速动态爬轨行为研究 | 第77-83页 |
·动态爬轨过程分析 | 第77-80页 |
·动态爬轨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3页 |
·高速动态跳轨行为研究 | 第83-87页 |
·跳轨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 第83-85页 |
·动态跳轨关键因素分析 | 第85-87页 |
·高速车辆脱轨边界分析 | 第87-93页 |
·线路参数脱轨边界分析 | 第87-91页 |
·车辆参数脱轨边界分析 | 第91-92页 |
·接触参数脱轨影响分析 | 第92-93页 |
·车辆脱轨原因及全局脱轨发展分析 | 第93-96页 |
·脱轨事故原因分类 | 第93-94页 |
·单轮对脱轨后运动状态分析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5章 高速车辆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第97-116页 |
·引言 | 第97页 |
·高速轮对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第97-101页 |
·轮对横向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97-99页 |
·高速轮对运动稳定性分析 | 第99-101页 |
·高速车辆系统Hopf 分岔研究 | 第101-104页 |
·车辆系统的非线性因素 | 第101页 |
·车辆系统Hopf 分岔类型 | 第101-102页 |
·高速车辆Hopf 分岔类型辨识算法 | 第102-104页 |
·高速车辆脱轨过程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第104-110页 |
·轮轨碰撞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第105-107页 |
·多重态硬激发效应分析 | 第107-108页 |
·基于脱轨因素的车辆系统分岔全图 | 第108-110页 |
·高速车辆非线性脱轨分析 | 第110-114页 |
·跳轨的混沌特性 | 第111-113页 |
·非线性脱轨的评判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6章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仿真系统验证 | 第116-133页 |
·引言 | 第116页 |
·DSHV 与车辆动力学软件结果对比分析 | 第116-122页 |
·Manchester Benchmark 测试分析 | 第116-119页 |
·DSHV 与Adams/rail 动力学结果对比分析 | 第119-122页 |
·DSHV 与线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122-124页 |
·直线段车辆动力学结果对比 | 第122-123页 |
·曲线段车辆动力学结果对比 | 第123-124页 |
·DSHV 与试验台结果对比分析 | 第124-128页 |
·高速车辆运动稳定性结果对比分析 | 第124-126页 |
·车辆试验台脱轨结果对比分析 | 第126-128页 |
·高速车辆动态脱轨仿真系统扩展分析 | 第128-132页 |
·脱轨事故案例分析 | 第129-130页 |
·DSHV 双车辆连接动力学分析 | 第130-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结论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个人简历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