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唐五代方位词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引言编第16-36页
 引言第16-36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第16-19页
     ·语料的介绍第16-17页
     ·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第17-19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其研究难点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难点第20页
     ·有关体例的说明第20-21页
  第三节 方位词的内涵和外延第21-24页
     ·方位词的定义第21-22页
     ·方位词的范围第22-24页
  第四节 方位词研究综述第24-30页
     ·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简述第24-25页
     ·古代汉语方位词研究综述第25-30页
  第五节 唐五代时期方位词的特点第30-36页
描写编第36-233页
 第一章 上下第36-75页
  第一节 "上"的形式、语义分布第36-52页
     ·"X上"的形式、语义分布第36-42页
     ·"上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42-44页
     ·"上"的独用第44-46页
     ·"上"的合成方位词第46-49页
     ·"上"为趋向动词第49页
     ·"上"为动词第49页
     ·"上"为动量词第49-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二节 "下"的形式、语义分布第52-69页
     ·"X下"的形式、语义分布第52-58页
     ·"下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58-60页
     ·"下"的独用第60-61页
     ·"下"的合成方位词第61-65页
     ·"下"为趋向动词第65-66页
     ·"下"为动词第66页
     ·"下"为动量词第66-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三节 上下第69-70页
  第四节 "上""下"对称与不对称第70-75页
 第二章 前后第75-105页
  第一节 "前"的形式、语义分布第75-89页
     ·"X前"的形式、语义分布第75-77页
     ·"前X"的形式、语义分析第77-79页
     ·"前"的独用第79-82页
     ·"前"的合成方位词第82-87页
     ·"前"为动词第87页
   小结第87-89页
  第二节 "后"的形式、语义分布第89-101页
     ·"X后"的形式、语义分布第89-93页
     ·"后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93-94页
     ·"后"的独用第94-96页
     ·"后"的合成方位词第96-99页
   小结第99-101页
  第三节 "后"的时间性第101-102页
  第四节 前后第102-105页
     ·空间方位用法第102-103页
     ·时间用法第103-105页
 第三章 中里间内外第105-165页
  第一节 "中"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05-116页
     ·"X中"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05-110页
     ·"中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10-111页
     ·"中"的独用第111-112页
     ·"中"的合成方位词第112-114页
   小结第114-116页
  第二节 "里"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16-123页
     ·"X里"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16-120页
     ·"里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20页
     ·"里"的独用第120页
     ·"里"的合成方位词第120-121页
   小结第121-123页
  第三节 "间"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23-136页
     ·"X间"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23-128页
     ·"间"的合成方位词第128-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第四节 "内"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36-147页
     ·"X内"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36-139页
     ·"内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39-141页
     ·"内"的独用第141-143页
     ·"内"的合成方位词第143-146页
   小结第146-147页
  第五节 "外"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47-157页
     ·"X外"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47-150页
     ·"外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50-151页
     ·"外"的独用第151-152页
     ·"外"的合成方位词第152-155页
   小结第155-157页
  第六节 中外、内外第157-158页
     ·"中外"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57页
     ·"内外"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57-158页
  第七节 同义词辨析第158-165页
     ·"中""里""内"辨析第158-163页
     ·"中""间"辨析第163-165页
 第四章 东南西北第165-178页
  第一节 "东""南""西""北"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65-174页
     ·"X东/南/西/北"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65-166页
     ·"东/南/西/北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66-167页
     ·"东""南""西""北"的合成方位词第167-172页
     ·"东""南""西""北"为动词第172页
   小结第172-174页
  第二节 东西第174-178页
     ·"东西"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74-176页
   小结第176-178页
 第五章 左右第178-198页
  第一节 "左"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78-182页
     ·"X左"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78页
     ·"左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78-179页
     ·"左"的独用第179-180页
     ·"左南直北"第180-181页
     ·"左"的合成方位词第181-182页
  第二节 "右"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82-195页
     ·"X右"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82页
     ·"右X"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82-185页
     ·"右"的独用第185-192页
     ·"右"的合成方位词第192页
   小结第192-195页
  第三节 "左右"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95-198页
 第六章 "边"类方位词第198-212页
  第一节 边傍(旁)侧畔第198-207页
     ·"边"的形式、语义分布第198-200页
     ·"傍(旁)"的形式、语义分布第200-202页
     ·"侧"的形式、语义分布第202-204页
     ·"畔"的形式、语义分布第204-205页
   小结第205-207页
  第二节 其它"边"类方位词第207-212页
     ·际第207-210页
     ·壁第210页
     ·厢第210-212页
 第七章 意义泛化类方位词第212-224页
  第一节 头第212-217页
     ·"X头"的形式、语义分布第212-215页
     ·首第215-216页
   小结第216-217页
  第二节 底第217-218页
     ·"X底"的形式、语义分布第217-218页
   小结第218页
  第三节 所处许行第218-224页
     ·所第218-219页
     ·处第219-222页
     ·许第222页
     ·行第222-224页
 第八章 唐五代合成方位词概说第224-233页
  第一节 唐五代合成方位词的特点第224-226页
     ·使用频率高第224-225页
     ·类型多样第225-226页
     ·词汇化程度高第226页
  第二节 合成方位词产生的原因第226-228页
  第三节 合成方位词的词汇化路径第228-233页
阐释编第233-300页
 第一章 方位词与身体部位名词第233-254页
  第一节 方位词与身体部位名词第233-239页
     ·身体部位名词与空间方位关系研究综述第233-238页
     ·古代汉语中身体部位名词与空间方位的关系第238-239页
  第二节 方位词缀"头"第239-245页
  第三节 面上脚下第245-251页
     ·面上第245-247页
     ·脚下第247-249页
     ·其它第249-251页
  第四节 身体部位名词演化为方位词的原因第251-254页
 第二章 方位词的来源与演变第254-267页
  第一节 方位词"底"的演变第254-261页
  第二节 方位词"行"的来源第261-264页
  第三节 方位词"壁"第264-267页
 第三章 方位词的特殊用法辨析第267-277页
  第一节 敦煌文献表状笺启中"右"的含义第267-272页
  第二节 "左南直北"考辨第272-277页
 第四章 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第277-300页
  第一节 敦煌医方"东""南"禁忌解析第277-282页
  第二节 "西""北"求子的文化解读第282-289页
  第三节 敦煌五姓宅经中的"东""南""西""北"第289-293页
  第四节 婚俗中方位的文化解读第293-300页
     ·祭第293-295页
     ·奠雁第295-296页
     ·同牢第296-297页
     ·成礼第297-298页
     ·见舅姑第298-300页
结语第300-304页
语料来源第304-305页
参考文献第305-310页
附录:唐五代敦煌文献中方位词的搭配情况第310-356页
致谢第356-357页
个人简历第357页

论文共3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
下一篇: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