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 SWOT分析法 | 第16页 |
2.2 7Ps理论 | 第16-17页 |
2.3 数字营销理论 | 第17页 |
2.4 互动营销理论 | 第17-18页 |
2.5 内容营销理论 | 第18-19页 |
3 我国B2C自营模式定制游市场分析及优秀营销案例 | 第19-22页 |
3.1 我国B2C自营模式定制游市场分析 | 第19-20页 |
3.1.1 我国定制游市场发展的阶段 | 第19页 |
3.1.2 我国B2C自营模式定制游市场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3.2 国内优秀B2C自营模式旅游产品相关案例 | 第20-22页 |
3.2.1 以品牌为引领的Wild China模式 | 第20-21页 |
3.2.2 以新媒体营销为创新的伯爵旅拍模式 | 第21-22页 |
4 S公司的营销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4.1 S公司简介 | 第22页 |
4.2 S公司的资源分析 | 第22-23页 |
4.2.1 人力资源 | 第22页 |
4.2.2 客户资源 | 第22-23页 |
4.3 S公司的营销渠道分析 | 第23-24页 |
4.3.1 竞价排名搜索获取订单 | 第23-24页 |
4.3.2 携程等OTA平台抢占订单 | 第24页 |
4.3.3 传统的微信形式宣传 | 第24页 |
4.4 S公司的市场定位分析 | 第24-27页 |
4.4.1 市场细分 | 第25-26页 |
4.4.2 目标市场 | 第26页 |
4.4.3 市场定位 | 第26-27页 |
4.5 S公司的发展困境 | 第27-29页 |
5 S公司的SWOT分析 | 第29-35页 |
5.1 内部优势 | 第29-30页 |
5.1.1 服务品质高 | 第29页 |
5.1.2 定制师专业素养高 | 第29-30页 |
5.1.3 信息资源整合便利 | 第30页 |
5.1.4 投资方市场支撑 | 第30页 |
5.2 内部劣势 | 第30-31页 |
5.2.1 产品同质化严重 | 第30页 |
5.2.2 营销渠道开发不够 | 第30-31页 |
5.2.3 不够重视行前服务 | 第31页 |
5.2.4 营销团队管理方式有待完善 | 第31页 |
5.3 外部机会 | 第31-32页 |
5.3.1 “一带一路”等为海外定制游带来机会 | 第31页 |
5.3.2 消费升级带来定制游需求 | 第31-32页 |
5.3.3 互联网的时代扩大客户地域 | 第32页 |
5.4 外部威胁 | 第32-33页 |
5.4.1 定制游市场竞争激烈 | 第32页 |
5.4.2 携程等B2C平台模式抢占大量市场份额 | 第32-33页 |
5.4.3 “大众化”定制游发展前景模糊 | 第33页 |
5.5 SWOT分析小结 | 第33-35页 |
6 S公司的营销策略 | 第35-45页 |
6.1 产品策略 | 第35-37页 |
6.1.1 构建规范化品牌体系 | 第35-36页 |
6.1.2 特色产品设计 | 第36-37页 |
6.1.3 挖掘差异化有形产品 | 第37页 |
6.2 价格策略 | 第37-39页 |
6.2.1 基于S公司优势的市场定价 | 第38-39页 |
6.2.2 突出旅游产品价值 | 第39页 |
6.3 渠道策略 | 第39-41页 |
6.3.1 微信渠道推广 | 第40页 |
6.3.2 移动端APP的推广 | 第40-41页 |
6.3.3 社群媒体的推广 | 第41页 |
6.3.4 合作商推广 | 第41页 |
6.4 促销策略 | 第41-42页 |
6.4.1 抵用券减免策略 | 第42页 |
6.4.2 体验式促销策略 | 第42页 |
6.5 人员策略 | 第42页 |
6.5.1 加强定制师的职业素养 | 第42页 |
6.5.2 精准管理定制师队伍 | 第42页 |
6.6 过程策略 | 第42-44页 |
6.6.1 公司层面调整行前计划方案 | 第42-44页 |
6.6.2 定制师层面调整行中方案 | 第44页 |
6.7 有形展示策略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