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生产性服务业和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2.1 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市场内部化理论 | 第18页 |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8-20页 |
3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3.1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3.2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FDI现状 | 第21-27页 |
3.2.1 总额稳定增长 | 第21-23页 |
3.2.2 行业投资集中 | 第23-25页 |
3.2.3 区位分布不均 | 第25-27页 |
4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27-35页 |
4.1 经济规模 | 第27-28页 |
4.2 基础设施 | 第28-29页 |
4.3 市场开放程度 | 第29-30页 |
4.4 人力资本状况 | 第30-32页 |
4.5 信息与科技能力 | 第32-33页 |
4.6 制造业FDI规模 | 第33页 |
4.7 政府激励政策 | 第33-35页 |
5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35-44页 |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5.2 模型的回归与检验 | 第36-43页 |
5.2.1 模型的回归 | 第36-39页 |
5.2.2 ADF单位根检验 | 第39-41页 |
5.2.3 协整检验 | 第41-42页 |
5.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2-43页 |
5.3 实证结论 | 第43-44页 |
6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的策略 | 第44-49页 |
6.1 引导外商集中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进行投资 | 第44页 |
6.2 创建以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的服务结构 | 第44-45页 |
6.3 健全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为中心的交通网络 | 第45-46页 |
6.4 加强以武汉为金融辐射区域中心的金融建设 | 第46页 |
6.5 完善以“以商引商”为主要渠道的招商机制 | 第46-47页 |
6.6 推动以光谷软件园作为示范基地的园区建设 | 第47-48页 |
6.7 注重以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