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菟丝子对本地植物及入侵植物葎草的选择性寄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10-28页
    1.1 生物入侵第10-19页
        1.1.1 基本概念第10-11页
        1.1.2 生物入侵的途径第11-12页
        1.1.3 生物入侵的机制第12-14页
        1.1.4 生物入侵的危害第14-16页
        1.1.5 生物入侵的防治第16-19页
    1.2 寄生植物第19-23页
        1.2.1 定义第19-20页
        1.2.2 寄主和宿主的关系第20-21页
        1.2.3 寄生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1.2.4 寄生的危害第22-23页
    1.3 入侵植物的生物控制第23-25页
        1.3.1 生物控制的定义第23页
        1.3.2 生物控制的优缺点第23-24页
        1.3.3 生物控制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5-28页
第2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28-3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2.1.1 实验地点概况介绍第28页
        2.1.2 实验设计第28-29页
        2.1.3 植物生长试验第29页
        2.1.4 室内试验测定方法第29-30页
        2.1.5 数据统计分析第30-31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31-46页
    3.1 在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菟丝子寄生率第31-32页
    3.2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光照强度与菟丝子寄生率第32-35页
        3.2.1 高密度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光照强度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2-33页
        3.2.2 高密度葎草与低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光照强度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3-34页
        3.2.3 低密度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光照强度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4页
        3.2.4 低密度葎草与低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光照强度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4-35页
    3.3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含水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第35-37页
        3.3.1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水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5-36页
        3.3.2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低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水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6页
        3.3.3 低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水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6-37页
        3.3.4 低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低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水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7页
    3.4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含碳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第37-40页
        3.4.1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碳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7-38页
        3.4.2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低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碳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8-39页
        3.4.3 低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碳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39-40页
        3.4.4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碳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0页
    3.5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含氮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第40-43页
        3.5.1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氮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0-41页
        3.5.2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氮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1-42页
        3.5.3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氮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2页
        3.5.4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氮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2-43页
    3.6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含磷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第43-46页
        3.6.1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磷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3-44页
        3.6.2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低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磷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4页
        3.6.3 低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磷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4-45页
        3.6.4 高密度入侵植物葎草与高密度本地植物种植模式的含磷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第45-46页
第4章 结论与讨论第46-50页
    4.1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菟丝子寄生率结果分析第46页
    4.2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光照强度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分析第46-47页
    4.3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含氮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分析第47页
    4.4 不同密度种植模式的其他营养含量与菟丝子寄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分析第47-48页
    4.5 讨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2MnB5高强钢热冲压破裂成形缺陷预测研究
下一篇:集装箱拼箱运营模式整合与智能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