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效果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9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 | 第9-11页 |
(二)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研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5-1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 | 第15页 |
(二)心理资本 | 第15-16页 |
(三)学校社会工作 | 第16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7页 |
四、研究假设 | 第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问卷法 | 第17-18页 |
(二)观察法 | 第18页 |
(三)访谈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19-40页 |
一、基本情况概述 | 第19-20页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9页 |
(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二、调查对象心理资本现状 | 第20-25页 |
(一)调查对象心理资本总体水平 | 第20-21页 |
(二)调查对象心理资本各维度水平现状 | 第21-24页 |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三、服务计划实施与开展 | 第25-30页 |
(一)团体辅导的介入 | 第25-27页 |
(二)小组工作的介入 | 第27-30页 |
四、实施效果评估 | 第30-40页 |
(一)团体辅导前后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各维度水平对比 | 第31-34页 |
(二)小组工作前后儿童心理资本各维度水平对比 | 第34-37页 |
(三)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效果评估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 | 第40-43页 |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反思 | 第40-41页 |
(一)服务技巧的思考 | 第40页 |
(二)服务过程的思考 | 第40-41页 |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建议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3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43页 |
三、研究不足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一 问卷 | 第47-52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附录三 田野观察笔记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