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审计失败的内涵 | 第19页 |
2.2 IPO审计的特点 | 第19-21页 |
2.2.1 IPO审计工作量大、难度高 | 第19-20页 |
2.2.2 IPO审计独立性不足 | 第20页 |
2.2.3 IPO审计要求高、责任大 | 第20-21页 |
2.3 IPO审计失败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IPO审计失败分析 | 第21-22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IPO审计失败分析 | 第22页 |
2.3.3 理性经济人理论视角下IPO审计失败分析 | 第22-23页 |
3 信永中和对登云股份IPO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 第23-36页 |
3.1 信永中和对登云股份IPO审计失败案例背景 | 第23-24页 |
3.1.1 登云股份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1.2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23-24页 |
3.2 信永中和对登云股份IPO审计失败案例描述 | 第24-29页 |
3.2.1 登云股份IPO财务舞弊手段 | 第24-26页 |
3.2.2 信永中和对登云股份IPO审计程序失当的表现 | 第26-28页 |
3.2.3 信永中和对登云股份IPO审计失败后果 | 第28-29页 |
3.3 信永中和对登云股份IPO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3.3.1 审计主体方面 | 第29-32页 |
3.3.2 审计客体方面 | 第32-33页 |
3.3.3 外部审计环境方面 | 第33-36页 |
4 登云股份IPO审计失败案例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启示 | 第36-40页 |
4.1 审计主体方面 | 第36-38页 |
4.1.1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 第36页 |
4.1.2 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 第36-37页 |
4.1.3 保持职业怀疑,尽职尽责 | 第37页 |
4.1.4 转变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意识 | 第37页 |
4.1.5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 第37-38页 |
4.2 外部审计环境方面 | 第38-40页 |
4.2.1 改革现有的聘任及收费制度 | 第38页 |
4.2.2 建立健全外部监管体系 | 第38-39页 |
4.2.3 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 | 第39-40页 |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40-4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