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4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8页 |
1.1.1 风电技术发展 | 第18-22页 |
1.1.2 中国风电设备利用率 | 第22-25页 |
1.1.3 风电并网点的电能质量问题 | 第25-28页 |
1.2 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技术 | 第28-38页 |
1.2.1 基于无源装置的电能质量治理技术 | 第28-31页 |
1.2.2 基于专用有源装置的电能质量治理技术 | 第31-34页 |
1.2.3 基于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电能质量治理技术 | 第34-38页 |
1.3 不平衡和谐波电网下DFIG风电机组控制技术 | 第38-41页 |
1.3.1 机组运行性能提升技术 | 第38-40页 |
1.3.2 并网点电压补偿技术 | 第40-4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41-4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1.4.2 主要贡献 | 第42-44页 |
第2章 不平衡电网电压的DFIG补偿技术 | 第44-78页 |
2.1 不平衡电网下DFIG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2.1.1 机侧变流器模型 | 第44-46页 |
2.1.2 网侧变流器模型 | 第46页 |
2.2 适应实际电网阻抗特性的电压不平衡解耦控制 | 第46-61页 |
2.2.1 电网阻抗特性及其对DFIG电压不平衡补偿的影响 | 第47-49页 |
2.2.2 控制方案设计 | 第49-53页 |
2.2.3 稳定性分析 | 第53-56页 |
2.2.4 仿真验证 | 第56-57页 |
2.2.5 实验验证 | 第57-61页 |
2.3 不平衡电网电压直接谐振控制 | 第61-75页 |
2.3.1 控制方案设计 | 第61-63页 |
2.3.2 控制性能分析 | 第63-68页 |
2.3.3 电网电压不平衡补偿对DFIG的影响 | 第68-72页 |
2.3.4 实验验证 | 第72-7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3章 基于混合虚拟阻抗的电网电压灵活补偿技术 | 第78-124页 |
3.1 混合虚拟阻抗技术 | 第78-85页 |
3.1.1 谐波阻抗模型 | 第79-80页 |
3.1.2 传统基于单变量前馈/反馈的虚拟阻抗技术分析 | 第80-82页 |
3.1.3 混合虚拟阻抗技术(HVI) | 第82-85页 |
3.2 机侧变流器对电网电压不平衡的灵活补偿 | 第85-100页 |
3.2.1 控制方案设计 | 第85-87页 |
3.2.2 控制性能分析 | 第87-93页 |
3.2.3 负序电流利用率分析 | 第93-95页 |
3.2.4 实验验证 | 第95-100页 |
3.3 网侧变流器对电网电压不平衡与谐波的灵活补偿 | 第100-121页 |
3.3.1 不平衡和谐波电网下的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100-102页 |
3.3.2 控制方案设计 | 第102-104页 |
3.3.3 控制性能分析 | 第104-112页 |
3.3.4 与传统虚拟阻抗方法对比 | 第112-115页 |
3.3.5 实验验证 | 第115-12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21-124页 |
第4章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多台DFIG自治协同补偿技术 | 第124-142页 |
4.1 多机并联系统数学模型 | 第124-126页 |
4.2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多机自治协同补偿技术 | 第126-139页 |
4.2.1 控制方案设计 | 第126-130页 |
4.2.2 机组间电压测量偏差的影响及对策 | 第130-131页 |
4.2.3 仿真验证 | 第131-135页 |
4.2.4 实验验证 | 第135-1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39-14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2-145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