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社会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J市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1.2 论文写作思路与内容 | 第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税收征管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9页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15页 |
2.1.1 理论内涵 | 第13-14页 |
2.1.2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 | 第14页 |
2.1.3 新公共管理强调制度执行 | 第14-15页 |
2.2 公共财政与税收征管理论 | 第15-19页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5-16页 |
2.2.2 税收征管理论 | 第16-17页 |
2.2.3 税收社会化管理 | 第17-19页 |
第3章 J市税收社会化管理现状 | 第19-39页 |
3.1 J市税收征管做法与创新之处 | 第19-29页 |
3.1.1 原J市国家税务局情况简介 | 第19页 |
3.1.2 J市税收征管做法 | 第19-25页 |
3.1.3 J市税收社会化管理的创新之处 | 第25-29页 |
3.2 税收社会化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3.2.1 自主申报缴纳水平有待提升 | 第29-31页 |
3.2.2 税收保障乏力 | 第31-32页 |
3.2.3 涉税信息共享不畅 | 第32-33页 |
3.2.4 市场涉税服务力量薄弱 | 第33页 |
3.3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3.3.1 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 第33-34页 |
3.3.2 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34-35页 |
3.3.3 信息共享技术相对迟缓 | 第35-36页 |
3.3.4 社会观念认同度不高 | 第36-37页 |
3.3.5 激励保障不足 | 第37-39页 |
第4章 L县税收社会化管理案例分析 | 第39-47页 |
4.1 L县税收社会化管理组织体系 | 第39-40页 |
4.1.1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 第39页 |
4.1.2 设定并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4.1.3 搭建专业处理数据的信息平台 | 第40页 |
4.1.4 零散税费委托代征 | 第40页 |
4.2 L县税收社会化管理实行情况 | 第40-44页 |
4.2.1 社会化管理工作站有序推进 | 第40-42页 |
4.2.2 提升社会化管理纳税服务 | 第42页 |
4.2.3 委托代征加强零散税费管理 | 第42-43页 |
4.2.4 涉税中介机构起辅助作用 | 第43-44页 |
4.3 实行社会化管理的成效 | 第44-45页 |
4.3.1 个体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 | 第44页 |
4.3.2 信息分析利用水平得以提高 | 第44-45页 |
4.3.3 税收风险管控能力得以提升 | 第45页 |
4.4 L县税收社会化管理绩效管理分析 | 第45-47页 |
4.4.1 L县税收社会化管理绩效管理制度 | 第45-46页 |
4.4.2 L县税收社会化管理绩效管理内容分析 | 第46-47页 |
第5章 完善税收社会化管理的对策 | 第47-53页 |
5.1 完善税收社会化管理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5.1.1 健全税收法律体系 | 第47页 |
5.1.2 强化地方法律制度的建设 | 第47-48页 |
5.1.3 建立社会化监督体系 | 第48页 |
5.2 完善税收社会化管理的组织体系 | 第48-49页 |
5.2.1 组织保障 | 第48页 |
5.2.2 经费保障 | 第48-49页 |
5.2.3 考核保障 | 第49页 |
5.2.4 宣传保障 | 第49页 |
5.3 提高税收社会化管理信息共享水平 | 第49-50页 |
5.3.1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第49-50页 |
5.3.2 提升信息共享运用水平 | 第50页 |
5.4 提高纳税遵从水平 | 第50-51页 |
5.4.1 深化自觉纳税理念 | 第50-51页 |
5.4.2 优化纳税遵从环境 | 第51页 |
5.5 发展提供业务支持的税务代理 | 第51-53页 |
5.5.1 扩大税务代理市场占有率 | 第51页 |
5.5.2 培养纳税人自治组织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3-54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