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热带副热带大气次季节异常研究 | 第11-13页 |
1.2.1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 | 第11-12页 |
1.2.2 亚洲季风区次季节变化 | 第12-13页 |
1.3 南亚高压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南亚高压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1.3.2 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尺度变化特征 | 第14页 |
1.3.3 南亚高压的次季节尺度异常特征及形成机制 | 第14-17页 |
1.4 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及高温事件 | 第17-18页 |
1.5 CMIP5耦合模式比较计划对亚洲夏季风及降水的评估 | 第18-19页 |
1.6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0-29页 |
第二章 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强度异常的特征 | 第29-49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资料和方法 | 第30-31页 |
2.2.1 资料 | 第30页 |
2.2.2 方法 | 第30-31页 |
2.3 南亚高压的基本特征 | 第31-33页 |
2.4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的特征 | 第33-43页 |
2.4.1 空间分布 | 第33-38页 |
2.4.2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的演变特征 | 第38-43页 |
2.5 总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强度异常的机制研究 | 第49-74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资料和方法 | 第50-54页 |
3.2.1 资料 | 第50-51页 |
3.2.2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 | 第51-52页 |
3.2.3 线性斜压干模式(LBM) | 第52-53页 |
3.2.4 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指数 | 第53-54页 |
3.3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的大气内部动力学分析 | 第54-62页 |
3.3.1 与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有关的大气非绝热加热 | 第54-56页 |
3.3.2 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诊断 | 第56-60页 |
3.3.3 大气环流对热源的响应(LBM试验) | 第60-62页 |
3.4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对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的影响 | 第62-67页 |
3.5 总结与讨论 | 第67-6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第四章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的气候效应 | 第74-99页 |
4.1 引言 | 第74-75页 |
4.2 资料和方法 | 第75-76页 |
4.2.1 资料 | 第75页 |
4.2.2 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和高温事件的定义 | 第75-76页 |
4.3 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强度异常与持续性强降水 | 第76-87页 |
4.3.1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与亚洲季风区降水异常 | 第76-80页 |
4.3.2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与亚洲季风区持续性强降水事件(PHR) | 第80-85页 |
4.3.3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与亚洲季风区持续性极端降水事件(PER) | 第85-87页 |
4.4 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强度异常与高温 | 第87-94页 |
4.4.1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与亚洲季风区高温事件(HW) | 第87-91页 |
4.4.2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与亚洲季风区极端高温事件(EH) | 第91-94页 |
4.5 总结与讨论 | 第94-9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五章 CMIP5模式对南亚高压模拟能力的评估 | 第99-123页 |
5.1 引言 | 第99-100页 |
5.2 资料和方法 | 第100-103页 |
5.2.1 观测与模式资料 | 第100-102页 |
5.2.2 泰勒图法 | 第102-103页 |
5.3 CMIP5模式对南亚高压气候态模拟能力的评估 | 第103-105页 |
5.4 CMIP5模式对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模拟能力的评估 | 第105-114页 |
5.4.1 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空间型的模拟 | 第105-109页 |
5.4.2 CMIP5模式对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特征的模拟 | 第109-114页 |
5.5 影响CMIP5模式对南亚高压次季节强度异常模拟能力的机制 | 第114-118页 |
5.6 总结与讨论 | 第118-12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31页 |
6.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第123-126页 |
6.2 讨论与展望 | 第126-12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科研成果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