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4.2 比较研究法 | 第18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新失业群体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 “新失业群体”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新失业群体”的提出 | 第19页 |
2.1.2 “新失业群体”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新失业群体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2-35页 |
3.1 “新失业群体”的现状 | 第22-26页 |
3.1.1 城镇“新失业群体”的现状 | 第22-25页 |
3.1.2 “新生代农民工”脆弱的就业现状 | 第25-26页 |
3.2 新失业群体的成因分析 | 第26-31页 |
3.2.1 经济环境的原因 | 第26-27页 |
3.2.2 社会环境的原因 | 第27-28页 |
3.2.3 企业方面的原因 | 第28-29页 |
3.2.4 家庭教育的原因 | 第29-30页 |
3.2.5 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30-31页 |
3.3 新失业群体的负面效应 | 第31-35页 |
3.3.1 阻碍宏观经济发展 | 第31-32页 |
3.3.2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 第32-33页 |
3.3.3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 第33页 |
3.3.4 不利于家庭和谐 | 第33-34页 |
3.3.5 增加个人发展压力 | 第34-35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促进“新失业群体”的就业政策与存在问题研究 | 第35-41页 |
4.1 政府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的政策与评价 | 第35-37页 |
4.1.1 上海为扶持青年就业实施“启航”计划 | 第35-36页 |
4.1.2 上海“双特”就业通政策 | 第36页 |
4.1.3 上海虹口区青年创业政策 | 第36-37页 |
4.2 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存在的不足 | 第37-41页 |
4.2.1 “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尚未系统搭建 | 第37-38页 |
4.2.2 政府监管不足恶化“新失业群体”的就业环境 | 第38-39页 |
4.2.3 政府工作与“新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 第39页 |
4.2.4 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 | 第39页 |
4.2.5 没有形成动态电子信息库 | 第39-41页 |
第5章 国外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及启示 | 第41-46页 |
5.1 发达国家解决“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 | 第41-44页 |
5.1.1 英国政府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 | 第41-42页 |
5.1.2 德国政府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 | 第42-44页 |
5.2 国外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6页 |
5.2.1 与中小企业合作,增加就业岗位 | 第44页 |
5.2.2 惩奖结合,高效促进就业 | 第44页 |
5.2.3 重视职业教育,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 第44-45页 |
5.2.4 强化就业指导,提供优质公共就业服务队伍 | 第45-46页 |
第6章 政府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的政策建议 | 第46-56页 |
6.1 政府拓宽“新失业群体”的就业渠道 | 第46-49页 |
6.1.1 建立完善的动态信息库 | 第46-47页 |
6.1.2 成立专业化公共就业服务队伍 | 第47-48页 |
6.1.3 扶持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48-49页 |
6.2 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企业雇佣“新失业群体” | 第49-50页 |
6.2.1 雇佣“新失业群体”的企业享受减免税金政策 | 第49页 |
6.2.2 雇佣“新失业群体”的企业享受低息贷款政策 | 第49-50页 |
6.3 政府推动高等教育转型 | 第50-52页 |
6.3.1 政府放权推进教育改革 | 第50-51页 |
6.3.2 政策上提高职业教育认可度 | 第51页 |
6.3.3 提高高中教育入学率 | 第51-52页 |
6.4 政府针对新失业群体家庭制定相关政策 | 第52-53页 |
6.4.1 政府定期组织家庭会议 | 第52页 |
6.4.2 对积极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的家庭给予奖励 | 第52-53页 |
6.4.3 对不积极参与就业家庭给予惩罚 | 第53页 |
6.5 政府针对个人的相关政策 | 第53-56页 |
6.5.1 政府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 第53-54页 |
6.5.2 改善“新失业群体”生活环境 | 第54-55页 |
6.5.3 政府为“新失业群体”补贴工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