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术语及缩略词注释 | 第8-10页 |
测试方法与仪器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1.2.1 极化机理 | 第18-20页 |
1.2.2 界面模型 | 第20-22页 |
1.2.3 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1.2.4 电介质的不同类型 | 第23-25页 |
1.3 聚偏氟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5-46页 |
1.3.1 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 | 第25-26页 |
1.3.2 基于零维纳米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的两相复合材料 | 第26-31页 |
1.3.3 基于一维或二维纳米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的两相复合材料 | 第31-40页 |
1.3.4 三相复合材料及多层结构的复合材料 | 第40-46页 |
1.4 当前高介电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47-48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4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47-48页 |
第二章 含不同性质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8-69页 |
2.1 前言 | 第48-4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49页 |
2.2.2 纳米线的合成 | 第49-50页 |
2.2.3 纳米线的多巴胺表面改性 | 第50页 |
2.2.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的制备 | 第5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7页 |
2.3.1 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6页 |
2.3.2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56-57页 |
2.3.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57-63页 |
2.3.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质 | 第63-6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三章 含长链多巴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9-92页 |
3.1 前言 | 第69-7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70页 |
3.2.2 长链多巴胺衍生物的合成 | 第70页 |
3.2.3 长链多巴胺衍生物改性TiO_2纳米线 | 第70-71页 |
3.2.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的制备 | 第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90页 |
3.3.1 长链多巴胺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1-75页 |
3.3.2 长链多巴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 | 第75-78页 |
3.3.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78-80页 |
3.3.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80-84页 |
3.3.5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质 | 第84-9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四章 基于含氟长链多巴胺衍生物改性钛酸钡纳米线制备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 第92-109页 |
4.1 前言 | 第9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2-93页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92-93页 |
4.2.2 含氟长链多巴胺衍生物改性BaTiO_3纳米线 | 第93页 |
4.2.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的制备 | 第9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8页 |
4.3.1 含氟长链多巴胺衍生物改性钛酸钡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 | 第93-97页 |
4.3.2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97-98页 |
4.3.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98-102页 |
4.3.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质 | 第102-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含二氧化钛封装钛酸钡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09-133页 |
5.1 前言 | 第109-11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0-111页 |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110页 |
5.2.2 介孔二氧化钛包覆封装钛酸钡纳米线 | 第110页 |
5.2.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的制备 | 第110-11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31页 |
5.3.1 介孔二氧化钛包覆封装钛酸钡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1-117页 |
5.3.2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117-118页 |
5.3.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118-127页 |
5.3.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质 | 第127-13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六章 含钛酸钡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33-151页 |
6.1 前言 | 第133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33-134页 |
6.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133-134页 |
6.2.2 钛酸钡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线 | 第134页 |
6.2.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的制备 | 第13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49页 |
6.3.1 钛酸钡包覆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 | 第134-139页 |
6.3.2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139-140页 |
6.3.3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140-146页 |
6.3.4 P(VDF-HF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质 | 第146-14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51-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8-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