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5页 |
1.2.1 圆柱绕流及VIV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2.2 利用整流罩控制圆柱尾流流场及抑制涡激振动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1.2.3 三维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现状 | 第29-3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35-36页 |
第二章 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第36-53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流动控制方程 | 第36-39页 |
2.2.1 二维流动控制方程 | 第36-38页 |
2.2.2 三维流动控制方程 | 第38-39页 |
2.3 二维流动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39-48页 |
2.3.1 空间离散方法 | 第40-45页 |
2.3.2 时间离散方法 | 第45-46页 |
2.3.3 整体求解方法 | 第46-48页 |
2.4 三维流动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48-51页 |
2.5 流场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51-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流固耦合的数值模型以及模拟方法 | 第53-63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动力学响应控制方程 | 第53-59页 |
3.2.1 二维结构响应控制方程 | 第53页 |
3.2.2 三维结构响应控制方程 | 第53-59页 |
3.3 动力学响应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59-60页 |
3.4 动网格处理方法 | 第60页 |
3.5 流固耦合方法 | 第60-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二维圆柱绕流以及整流罩控制流动的模拟方法 | 第63-80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二维圆柱绕流经典数据验证 | 第63-64页 |
4.2.1 流体力参数的定义 | 第63-64页 |
4.2.2 数值模型验证结果 | 第64页 |
4.3 整流罩控制流动的模拟分析 | 第64-77页 |
4.3.1 算例模型 | 第64-66页 |
4.3.2 流体力的控制 | 第66-69页 |
4.3.3 斯特劳哈数的变化 | 第69-70页 |
4.3.4 尾流控制和尾涡脱落的抑制 | 第70-73页 |
4.3.5 来流攻角的影响 | 第73-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五章 二维涡激振动及整流罩控制涡激振动的模拟分析 | 第80-103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二维圆柱VIV运动的模拟验证 | 第80-86页 |
5.2.1 单圆柱VIV模拟模型参数 | 第81页 |
5.2.2 单圆柱VIV模拟验证结果 | 第81-86页 |
5.3 二维圆柱附加整流罩情形下的流固耦合模拟 | 第86-100页 |
5.3.1 附加整流罩的二维圆柱模型参数 | 第87-88页 |
5.3.2 圆柱附加特征长度为L_c= 1.0D的不同形状整流罩的振动特征 | 第88-90页 |
5.3.3 整流罩的特征长度对驰振响应的影响 | 第90-94页 |
5.3.4 附加整流罩圆柱周围的流场特征 | 第94-100页 |
5.3.5 整流罩形状对驰振的影响 | 第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六章 三维绕流及涡激振动的模拟分析 | 第103-130页 |
6.1 引言 | 第103页 |
6.2 三维绕流数值模型的验证及效率分析 | 第103-111页 |
6.2.1 模拟算例模型 | 第103-104页 |
6.2.2 壁面上固定圆柱算例的结果 | 第104-108页 |
6.2.3 壁面上固定方块算例的结果 | 第108-111页 |
6.3 三维柔性立管的涡激振动模拟分析 | 第111-126页 |
6.3.1 模拟算例模型 | 第114-117页 |
6.3.2 结果和讨论 | 第117-12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6-13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5页 |
7.1 总结 | 第130-133页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3页 |
7.3 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49-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