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自主动机减少自我损耗的后效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自我损耗第12-15页
        1.1.1 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的定义第12-13页
        1.1.2 自我损耗的影响和补偿因素第13-14页
        1.1.3 自我控制的理论及模型第14-15页
    1.2 SDT理论与自主、受控动机第15-17页
        1.2.1 SDT理论及自主、受控动机的定义第16页
        1.2.2 自主动机、受控动机的操控及转化第16-17页
    1.3 动机与自我损耗的关系第17-21页
    1.4 自我控制与自我损耗过程的ERP研究第21-25页
        1.4.1 自我控制的ERP研究第21-24页
        1.4.2 动机影响自我控制及自我损耗的认知神经研究现状第24-25页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第25-28页
    2.1 问题提出第25-26页
    2.2 研究思路与设计第26-27页
    2.3 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第27-28页
        2.3.1 创新之处第27页
        2.3.2 研究意义第27-28页
第3章 研究一三任务研究方法下自主动机对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第28-40页
    3.1 研究目的第28页
    3.2 研究假设第28页
    3.3 研究方法第28-33页
        3.3.1 被试第28页
        3.3.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8-31页
        3.3.3 实验流程第31-32页
        3.3.4 统计与分析方法第32-33页
    3.4 实验结果第33-38页
        3.4.1 动机操控的有效性检查第33-34页
        3.4.2 情绪状态上的测量结果第34-35页
        3.4.3 损耗任务的操控结果检查第35页
        3.4.4 Stroop任务的测量结果第35-37页
        3.4.5 Go/Nogo任务的测量结果第37-38页
    3.5 讨论第38-39页
    3.6 结论第39-40页
第4章 研究二自主动机影响自我损耗及后效过程的神经机制第40-59页
    4.1 研究目的第40页
    4.2 研究假设第40-41页
    4.3 研究方法第41-44页
        4.3.1 被试第41页
        4.3.2 实验材料第41页
        4.3.3 实验流程第41-43页
        4.3.4 行为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第43页
        4.3.5 脑电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第43-44页
    4.4 结果第44-54页
        4.4.1 行为数据分析第44-46页
        4.4.2 脑电结果第46-54页
    4.5 讨论第54-58页
        4.5.1 行为结果第54-55页
        4.5.2 自主动机减少自我损耗的过程机制分析——Stroop的脑电成分第55-57页
        4.5.3 自主动机减少自我损耗的后效分析——Go/Nogo的脑电成分第57-58页
    4.6 结论第58-59页
第5章 总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总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附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健康人格培育研究
下一篇:背景音乐对幼儿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