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我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 第11页 |
(二)《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6年版)》对初中英语听说的要求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一、交际教学法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国内外对于交际教学法的研究 | 第16-19页 |
(一)国外对于交际教学法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国内对于交际教学法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三、国内外对于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 第19-22页 |
(一)国外对于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 第19-20页 |
(二)国内对于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 第20-22页 |
四、国内外对于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 第22-25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2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一、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理论 | 第25页 |
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 第25-26页 |
三、韩礼德的意义潜能理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7-39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2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28-30页 |
(一)调查问卷 | 第28-29页 |
(二)听说测试题 | 第29页 |
(三)SPSS22.0 | 第29页 |
(四)访谈提纲 | 第29-30页 |
五、研究过程 | 第30-38页 |
(一)前测阶段 | 第30页 |
(二)实验阶段 | 第30页 |
(三)后测阶段 | 第30页 |
(四)教学设计 | 第30-36页 |
(五)对照班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 | 第36-37页 |
(六)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堂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39-52页 |
一、研究样本的个人情况汇总 | 第39页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一)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40页 |
(二)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三、测试成绩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一)实验前两班学生英语听说成绩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二)实验后两班学生英语听说成绩的差异分析 | 第42页 |
(三)实验前后学生英语听说成绩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 | 第43-45页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五、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六、实验结果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5页 |
一、主要发现 | 第52-53页 |
二、教学启示 | 第53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