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驱动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方法与现状 | 第11-20页 |
1.3 结构损伤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第20-21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基于移动主成分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23-32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3-28页 |
2.3 移动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2.4 移动窗口的选择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移动主成分分析的数值模拟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简支梁数值模拟研究 | 第32-34页 |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模型实验及实桥应用 | 第44-63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简支梁实验验证 | 第44-49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8页 |
4.4 MPCA在现役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 第58-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基于小波包能量的损伤定位 | 第63-79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小波变换 | 第63-66页 |
5.3 小波包变换 | 第66-68页 |
5.4 损伤定位指标 | 第68-69页 |
5.5 数值模拟损伤识别 | 第69页 |
5.6 损伤识别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5.7 噪音的鲁棒性 | 第75-7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