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表面三维形貌评价及防污特征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船舶防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污损生物的附着机理 | 第9-11页 |
1.3 海洋污损生物防除方法 | 第11-13页 |
1.3.1 传统防污涂料 | 第11-12页 |
1.3.2 低表面能防污技术 | 第12页 |
1.3.3 电化学防污法 | 第12-13页 |
1.3.4 硅酸盐防污涂料 | 第13页 |
1.4 表面微结构防污 | 第13-20页 |
1.4.1 表面微结构防污机理 | 第14-15页 |
1.4.2 表面微结构仿生原型 | 第15-20页 |
1.5 主要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5.2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贝壳表面形貌测量与尺寸提取 | 第22-31页 |
2.1 选取贝壳样本 | 第22-24页 |
2.1.1 华贵类栉孔扇贝 | 第22-23页 |
2.1.2 魁蚶 | 第23页 |
2.1.3 日本镜蛤 | 第23-24页 |
2.2 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 第24-26页 |
2.2.1 常用三维形貌测量仪器 | 第24-25页 |
2.2.2 超景深三维显微镜 | 第25-26页 |
2.3 表面形貌参数评定 | 第26-30页 |
2.3.1 常见贝壳表面三维形貌评定 | 第27-28页 |
2.3.2 贝壳表面形貌参数评价体系建立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贝壳表面形貌提取与数值分析 | 第31-43页 |
3.1 贝壳表面形貌获取 | 第31-34页 |
3.1.1 2D和3D形貌显示 | 第31-33页 |
3.1.2 3D倾斜校正 | 第33-34页 |
3.2 表面轮廓坐标提取 | 第34-36页 |
3.3 贝壳表面三维参数计算 | 第36-41页 |
3.3.1 拟合模型 | 第36-38页 |
3.3.2 拟合效果判定 | 第38-40页 |
3.3.3 拟合结果 | 第40页 |
3.3.4 计算评价参数 | 第40-41页 |
3.4 实验过程流程图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贝壳表面形貌特征的比较 | 第43-66页 |
4.1 贝壳表面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4.1.1 贝壳表面防污特性分析 | 第43-44页 |
4.1.2 贝壳表面形貌分析 | 第44-45页 |
4.1.3 实验数据统计 | 第45-47页 |
4.2 数据处理方式 | 第47-52页 |
4.2.1 异常数据剔除 | 第47-48页 |
4.2.2 常用数字特征 | 第48-49页 |
4.2.3 方差分析 | 第49-51页 |
4.2.4 实验数据可靠性验证 | 第51-52页 |
4.3 不同贝壳表面形貌参数比较 | 第52-58页 |
4.3.1 常用数字特征分析 | 第52-57页 |
4.3.2 方差分析 | 第57-58页 |
4.4 同种类贝壳表面不同区域形貌分析 | 第58-64页 |
4.4.1 常用数字特征分析 | 第58-62页 |
4.4.2 方差分析 | 第62-64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