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1 纤维素 | 第11-13页 |
1.1 甘蔗渣 | 第11页 |
1.2 纤维素 | 第11-12页 |
1.3 纤维素酶 | 第12-13页 |
2 β-葡萄糖苷酶 | 第13-16页 |
2.1 β-葡萄糖苷酶性质及来源 | 第13-14页 |
2.2 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 | 第14-15页 |
2.3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 第15-16页 |
2.4 β-葡萄糖苷酶酶活检测 | 第16页 |
3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6-17页 |
3.1 GS115表达系统优点 | 第16页 |
3.2 GS115表达菌株 | 第16-17页 |
3.3 pPIC9K表达质粒 | 第17页 |
3.4 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17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5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5.2 技术路径 | 第19-21页 |
第一章 草酸青霉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 | 第21-45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1.1.1 菌株 | 第21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1.1.3 培养基 | 第21-22页 |
1.1.4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1.2.1 SJ1培养 | 第22页 |
1.2.2 SJ菌株总DNA提取 | 第22页 |
1.2.3 草酸青霉SJ1菌株总RNA提取 | 第22-23页 |
1.2.4 反转录获得cDNA | 第23页 |
1.2.5 β葡萄苷酶基因的克隆 | 第23-24页 |
1.2.6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 | 第24页 |
1.2.7 目的片段回收产物的连接及转化 | 第24-25页 |
1.2.8 阳性克隆的检测 | 第25页 |
1.2.9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25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5-37页 |
1.3.1 草酸青霉SJ1菌株DNA提取 | 第25-26页 |
1.3.2 草酸青霉SJ1菌株总RNA提取 | 第26-27页 |
1.3.3 β葡萄苷酶基因的克隆 | 第27-37页 |
1.4 β葡萄苷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3页 |
1.4.1 bgl1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0页 |
1.4.2 bgl2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二章 BGL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45-7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2.1.1 菌株与质粒 | 第4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2.1.3 培养基 | 第45-46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6-54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2.2.2 bgl1基因序列克隆 | 第47页 |
2.2.3 bgl1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50页 |
2.2.4 重组表达载体的线性化 | 第50页 |
2.2.5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毕赤酵母 | 第50-51页 |
2.2.5.1 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50页 |
2.2.5.2 表达载体电击转化 | 第50-51页 |
2.2.5.3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第51页 |
2.2.5.4 阳性转化子的鉴定 | 第51页 |
2.2.6 重组毕赤酵母诱导表达及酶活检测 | 第51-52页 |
2.2.7 BGL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52-54页 |
2.2.7.1 单因素实验 | 第52-53页 |
2.2.7.2 Plaekett-Burman实验 | 第53页 |
2.2.7.3 最陡爬坡实验 | 第53页 |
2.2.7.4 Box-Behnken实验 | 第53-54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54-72页 |
2.3.1 BGL1编码基因的克隆 | 第54-55页 |
2.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2.3.3 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 | 第56-60页 |
2.3.3.1 重组质粒线性化 | 第56-57页 |
2.3.3.2 阳性转化子筛选 | 第57-58页 |
2.3.3.3 阳性转化子鉴定 | 第58-60页 |
2.3.4 BGL1诱导表达 | 第60-62页 |
2.3.4.1 对硝基苯酚标准线 | 第60页 |
2.3.4.2 BGL1诱导表达结果 | 第60-62页 |
2.3.5 BGL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62-72页 |
2.3.5.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62-65页 |
2.3.5.2 Plaekett-Burman实验 | 第65-66页 |
2.3.5.3 最陡爬坡实验 | 第66-67页 |
2.3.5.4 Box-Behnken实验结果 | 第67-7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BGL1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73-8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73-74页 |
3.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第73页 |
3.1.2 主要药品 | 第7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73-74页 |
3.2 实验步骤及方法 | 第74-77页 |
3.2.1 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探索 | 第74页 |
3.2.1.1 绘制小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 第74页 |
3.2.1.2 硫酸铵沉淀浓度探索 | 第74页 |
3.2.2 粗酶液浓缩 | 第74-75页 |
3.2.3 BGL1纯化 | 第75页 |
3.2.4 BGL1酶学性质研究 | 第75-77页 |
3.2.4.1 反应时间 | 第75页 |
3.2.4.2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 第75-76页 |
3.2.4.3 酶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 | 第76页 |
3.2.4.4 盐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第76-7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77-84页 |
3.3.1 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探索 | 第77-79页 |
3.3.1.1 小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 第77页 |
3.3.1.2 硫酸铵沉淀 | 第77-79页 |
3.3.2 SepHadex G 100层析 | 第79-80页 |
3.3.3 分离纯化过程汇总 | 第80-81页 |
3.3.4 BGL1酶学性质分析 | 第81-84页 |
3.3.4.1 反应时间 | 第81页 |
3.3.4.2 最适温度及酶的热稳定性 | 第81-82页 |
3.3.4.3 酶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 | 第82-83页 |
3.3.4.4 盐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 第83-8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9页 |
4.1 结论 | 第85-86页 |
4.1.1 β-葡萄苷酶基因克隆 | 第85页 |
4.1.2 BGL1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 第85-86页 |
4.1.3 BGL1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86页 |
4.2 展望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附录1 主要符号缩略表 | 第95-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