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概况 | 第13-14页 |
1.2.2 国外概况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跨越及穿越公路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 第18-30页 |
2.1 国家法律规定 | 第18-21页 |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相关规定 | 第18-20页 |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2.2 涉路安全相关行政法规 | 第21-28页 |
2.2.1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 第21-24页 |
2.2.2 《江苏省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2.2.3 交通部铁道部农垦部水利部关于各部门基本建设工程占用公路暂行规定的联合通知 | 第25-26页 |
2.2.4 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气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 | 第26-27页 |
2.2.5 苏交控《关于构造物跨(穿)越已建高速公路相关事宜的意见》 | 第27-28页 |
2.3 目前现行法律法规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跨越和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第30-50页 |
3.1 相关工程类别 | 第30-36页 |
3.1.1 跨越公路工程分类 | 第30-31页 |
3.1.2 穿越公路工程分类 | 第31-36页 |
3.2 新建工程对既有公路可能产生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1 跨越公路工程对既有道路产生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穿越公路工程对既有道路产生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 相关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第39-49页 |
3.3.1 跨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第39-44页 |
3.3.2 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内容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量化计算在安全评价分析中的应用 | 第50-63页 |
4.1 LEC法介绍 | 第50-53页 |
4.1.1 LEC法原理 | 第50-52页 |
4.1.2 LEC法对跨越和穿越公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启发 | 第52-53页 |
4.2 本文量化理论介绍 | 第53-62页 |
4.2.1 量化理论原理 | 第53-54页 |
4.2.2 量化赋值原则 | 第54-56页 |
4.2.3 安全评估结构 | 第56-60页 |
4.2.4 量化结果评价 | 第60-61页 |
4.2.5 量化评价的拓展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 第63-88页 |
5.1 公路上跨公路涉路安评示例 | 第63-71页 |
5.2 输电线路上跨公路涉路安评示例 | 第71-80页 |
5.3 管道下穿公路涉路安评示例 | 第80-86页 |
5.4 评估方法实际应用分析 | 第86-8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