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预防性养护时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预防性养护效果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预防性养护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数据库重构 | 第19-39页 |
2.1 预防性养护影响因素 | 第19-28页 |
2.1.1 交通水平 | 第20-21页 |
2.1.2 气候因素 | 第21-22页 |
2.1.3 预处治前路面条件 | 第22-24页 |
2.1.4 预防性养护措施 | 第24-26页 |
2.1.5 预防性养护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2.2 路面主要病害 | 第28-33页 |
2.2.1 预防性养护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评价指标 | 第28-30页 |
2.2.2 缺省值补充 | 第30页 |
2.2.3 降噪处理 | 第30-32页 |
2.2.4 路面病害数据的汇总整理 | 第32-33页 |
2.3 预防性养护有效时间及养护次数 | 第33-37页 |
2.3.1 预防性养护有效时间范围 | 第34-35页 |
2.3.2 预防性养护的次数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短期效果研究 | 第39-57页 |
3.1 有效截面的筛选 | 第39-40页 |
3.2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平整度的短期改善效果 | 第40-45页 |
3.2.1 散点图分析法 | 第40-43页 |
3.2.2 方差分析验证 | 第43-45页 |
3.3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车辙的短期改善效果 | 第45-47页 |
3.4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纵向裂缝的短期改善效果 | 第47-50页 |
3.5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横向裂缝的短期改善效果 | 第50-53页 |
3.6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网状裂缝的短期改善效果 | 第53-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长期效果研究 | 第57-81页 |
4.1 有效截面的筛选 | 第57页 |
4.2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平整度的长期改善效果 | 第57-63页 |
4.2.1 散点图分析法 | 第58-61页 |
4.2.2 方差分析法 | 第61-63页 |
4.3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车辙的长期改善效果 | 第63-67页 |
4.3.1 散点图分析法 | 第63-66页 |
4.3.2 方差分析法 | 第66-67页 |
4.4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纵向裂缝的长期改善效果 | 第67-71页 |
4.4.1 散点图分析法 | 第67-70页 |
4.4.2 方差分析法 | 第70-71页 |
4.5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横向裂缝的长期改善效果 | 第71-75页 |
4.5.1 散点图分析法 | 第71-73页 |
4.5.2 方差分析法 | 第73-75页 |
4.6 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网状裂缝的长期改善效果 | 第75-79页 |
4.6.1 散点图分析法 | 第75-78页 |
4.6.2 方差分析法 | 第78-7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不同影响因素对预防性养护效果的影响探究 | 第81-107页 |
5.1 二元分类逻辑回归模型简介 | 第81-83页 |
5.1.1 回归模型 | 第81-82页 |
5.1.2 逻辑回归参数的意义 | 第82-83页 |
5.1.3 逻辑回归的假定条件 | 第83页 |
5.2 不同影响因素对平整度养护效果的影响 | 第83-88页 |
5.3 不同影响因素对车辙养护效果的影响 | 第88-93页 |
5.4 不同影响因素对纵向裂缝养护效果的影响 | 第93-97页 |
5.5 不同影响因素对横向裂缝养护效果的影响 | 第97-100页 |
5.6 不同影响因素对网状裂缝养护效果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5.8 预防性养护实施建议 | 第10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04-10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6.1 结论 | 第107-108页 |
6.2 展望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