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影响个人贷款违约风险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背景分析第10-11页
    1.2 我国汽车金融违约现状和问题第11-12页
        1.2.1 信用体系不健全第11-12页
        1.2.2 信用评分模型有待优化第12页
        1.2.3 购车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第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3.2 现实意义第13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第15-23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1.1 汽车金融第15页
        2.1.2 违约风险第15-16页
    2.2 文献综述第16-19页
        2.2.1 国外违约风险研究第16-17页
        2.2.2 国内违约风险研究第17-19页
    2.3 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9-20页
        2.3.2 博弈理论第20-21页
        2.3.3 预期收入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影响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个人信贷业务的违约风险因素第23-28页
    3.1 大众汽车金融个人贷款业务违约风险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第23-25页
        3.1.1 社会环境因素第23-24页
        3.1.2 经销商因素第24页
        3.1.3 行业竞争因素第24-25页
        3.1.4 借款人因素第25页
    3.2 个人贷款业务违约风险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第25-28页
        3.2.1 贷前审核因素第25-26页
        3.2.2 人为因素第26页
        3.2.3 风险管控系统第26-28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28-34页
    4.1 变量的选取和量化第28-29页
        4.1.1 借款人特征第28页
        4.1.2 贷款特征第28-29页
    4.2 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9-31页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第31-3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34-38页
    5.1 研究结论第34页
    5.2 政策建议第34-36页
        5.2.1 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善第34页
        5.2.2 加强风险监控意识第34-35页
        5.2.3 风险转移机制第35-36页
        5.2.4 完善贷款担保制度第36页
        5.2.5 加强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第36页
        5.2.6 注重客户信息的真实性第36页
    5.3 局限性和展望第36-38页
        5.3.1 局限性第36-37页
        5.3.2 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驻村干部适应性问题研究--以福建省S市ML区为例
下一篇:艺术批评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儿童绘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