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米非司酮概述 | 第13-14页 |
1.1.1 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 | 第13-14页 |
1.1.2 临床应用 | 第14页 |
1.2 米非司酮的合成路线 | 第14-19页 |
1.2.1 以4,9-雌甾二烯-3,17-二酮为原料 | 第15-18页 |
1.2.2 以β-萘酚为原料 | 第18页 |
1.2.3 以雌酚酮为原料 | 第18-19页 |
1.3 本节小结 | 第19页 |
1.4 4 -雄烯二酮概述 | 第19-25页 |
1.4.1 4 -AD合成方法概述 | 第20-22页 |
1.4.2 4 -AD的工业应用 | 第22-25页 |
1.5 脱氢表雄酮概述 | 第25-28页 |
1.5.1 DHEA药理作用 | 第25页 |
1.5.2 DHEA的合成 | 第25-28页 |
1.6 课题设计及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米非司酮中间体的设计及合成 | 第31-68页 |
2.1 路线设计 | 第31-34页 |
2.1.1 逆合成分析 | 第31-32页 |
2.1.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2.3 路线一 | 第34-38页 |
2.3.1 双键位移产物2b的合成 | 第35-36页 |
2.3.2 实验操作方法 | 第36-37页 |
2.3.3 化合物结构与表征 | 第37-38页 |
2.4 路线二 | 第38-45页 |
2.4.1 3 ,3,17,17-二(亚乙二氧基)-雄甾-5-烯的合成 | 第38-42页 |
2.4.2 双键异构产物的合成 | 第42-43页 |
2.4.3 本节小结 | 第43-44页 |
2.4.4 实验操作方法 | 第44页 |
2.4.5 化合物结构与表征 | 第44-45页 |
2.5 路线三 | 第45-67页 |
2.5.1 3 -乙酰氧基-雄甾-3,5-二烯-17-酮的制备 | 第45-47页 |
2.5.2 3 -乙酰氧基-17,17-亚乙二氧基-雄甾-3,5-二烯的制备 | 第47-49页 |
2.5.3 3 β-羟基-17,17-亚乙二氧基-雄甾-5-烯的合成 | 第49-52页 |
2.5.4 DHEA的合成 | 第52-55页 |
2.5.5 3 -乙酰氧基-5-烯-雄甾-17-酮的制备 | 第55-56页 |
2.5.6 3 -乙酰氧基-5α-卤-6β-羟基-雄甾-17-酮的制备 | 第56-59页 |
2.5.7 3 -乙酰氧基-5α-氯-6β,19-环氧雄甾-17-酮的制备 | 第59-62页 |
2.5.8 本节小结 | 第62-63页 |
2.5.9 实验操作方法 | 第63-65页 |
2.5.10 化合物结构与表征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