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纳米材料与纳米异质复合材料 | 第8-10页 |
1.1.1 纳米材料定义及特性 | 第8页 |
1.1.2 纳米材料应用现状 | 第8-9页 |
1.1.3 纳米异质复合材料及其在气敏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多级纳米结构介绍 | 第10-11页 |
1.3 气敏传感器概述 | 第11-15页 |
1.3.1 气敏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 第11-12页 |
1.3.2 气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 第12-14页 |
1.3.3 气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1.4 基于二氧化钒的气敏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基于氧化锌的气敏传感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以及仪器介绍 | 第20-2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0-21页 |
2.2 实验设备介绍 | 第21-24页 |
2.3 微观表征与分析手段 | 第24-26页 |
2.3.1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 | 第24-25页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 第25页 |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分析 | 第25-26页 |
2.3.4 比表面积及孔隙率测试仪分析 | 第26页 |
2.4 气敏测试系统 | 第26-28页 |
第3章 二氧化钒纳米结构的制备参数探究以及气敏性能研究 | 第28-38页 |
3.1 水热法简介 | 第28-29页 |
3.2 二氧化钒纳米结构的水热制备 | 第29-34页 |
3.2.1 水热法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3.2.2 水热法工艺参数探究 | 第30-33页 |
3.2.3 总结 | 第33-34页 |
3.3 二氧化钒纳米结构的气敏性能研究 | 第34-36页 |
3.3.1 气敏传感器的制备 | 第34页 |
3.3.2 传感器的气敏性能研究 | 第34-36页 |
3.4 二氧化钒气敏传感器的反型机理研究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氧化锌生长时间对VO_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气敏性能影响研究 | 第38-50页 |
4.1 不同氧化锌生长时间的VO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的制备 | 第38-40页 |
4.2 不同氧化锌生长时间的复合结构微观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40-43页 |
4.2.1 XRD物相成分及结构分析 | 第40页 |
4.2.2 SEM微观形貌及元素分析 | 第40-42页 |
4.2.3 TEM微观形貌及晶向分析 | 第42-43页 |
4.3 VO_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传感器丙酮气敏性能研究 | 第43-46页 |
4.3.1 氧化锌生长时间对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2 VO_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传感器丙酮气敏特性 | 第44-46页 |
4.4 VO_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传感器气敏机理研究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氧化锌生长溶液浓度对VO_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气敏性能影响研究 | 第50-60页 |
5.1 不同氧化锌生长溶液浓度的VO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的制备 | 第50-51页 |
5.2 氧化锌生长溶液浓度对复合结构成分和形貌的影响分析 | 第51-53页 |
5.2.1 XRD物相分析 | 第51-52页 |
5.2.2 SEM微观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5.3 不同氧化锌生长溶液浓度的复合结构传感器氨气气敏性能研究 | 第53-57页 |
5.3.1 工作温度对复合结构传感器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2 氧化锌生长溶液浓度对复合结构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5.3.3 复合结构传感器气体选择性研究 | 第56-57页 |
5.4 VO_2/ZnO异质多级复合结构传感器氨气气敏机理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4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