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0-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被子植物花的类型第11页
    1.2 植物的性别分化第11-12页
    1.3 花器官发育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1 花发育的ABC模型第12-13页
        1.3.2 花发育的ABCDE模型第13-14页
        1.3.3 花器官发育的四聚体模型第14-15页
    1.4 C和E类基因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1 C类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4.2 E类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 MADS-box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5.1 MADS-box基因的来源第16-17页
        1.5.2 MADS-box基因的结构特征第17页
    1.6 三叶木通花发育研究现状第17-19页
        1.6.1 三叶木通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第17-18页
        1.6.2 三叶木通的花发育第18-19页
            1.6.2.1 三叶木通单性花的形成第18-19页
            1.6.2.2 三叶木通花发育相关基因第19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三叶木通两性花到单性花发育过程的形态观察第21-2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1页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1-25页
        2.3.1 三叶木通两性花到单性花的发育过程第21-22页
        2.3.2 小结第22-25页
第3章 三叶木通花芽总RNA的提取第25-33页
    3.1 实验材料第25页
    3.2 主要试剂及实验准备第25页
        3.2.1 试剂第25页
        3.2.2 实验准备第25页
    3.3 实验方法第25-28页
        3.3.1 三叶木通总RNA的提取第25-27页
        3.3.2 三叶木通总RNA样品中微量DNA的去除第27-28页
        3.3.3 总RNA的检测第28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28-30页
        3.4.1 RNA完整性检测第28-29页
        3.4.2 RNA纯度与浓度检测第29-30页
    3.5 讨论第30-33页
第4章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33-63页
    4.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4.1.1 供试植物第33页
        4.1.2 主要试剂第33页
        4.1.3 实验所用仪器第33页
        4.1.4 引物合成和测序第33-34页
    4.2 实验方法第34-43页
        4.2.1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保守区片段分离第34-37页
        4.2.2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的3'RACE第37-40页
        4.2.3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5'端的同源克隆第40-41页
        4.2.4 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第41-43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60页
        4.3.1 三叶木通AktAG1基因的克隆第43-47页
        4.3.2 三叶木通AktSEP3基因保守区的克隆第47-51页
        4.3.3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的序列及进化分析第51-60页
    4.4 讨论第60-63页
第5章 三叶木通AktAG1和AktSEP3基因的表达分析第63-69页
    5.1 实验材料第63页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63页
    5.3 实验方法第63-66页
        5.3.1 半定量RT-PCR的引物设计第63-64页
        5.3.2 三叶木通不同器官及时期总RNA的提取第64页
        5.3.3 半定量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64-65页
        5.3.4 半定量RT-PCR反应第65-66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66-67页
    5.5 讨论第67-69页
        5.5.1 AktAG1基因的表达式样第67-68页
        5.5.2 AktSEP3基因的表达式样第68-69页
第6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条件回归森林的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钒/氧化锌异质多级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