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高中数学建模研究近况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案例分析法第13页
        1.3.2 抽样调查法第13页
        1.3.3 文献法第13-14页
第2章 数学建模能力及其培养的理论探索第14-20页
    2.1 主要概念第14-16页
        2.1.1 数学能力及生成第14页
        2.1.2 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第14-15页
        2.1.3 数学建模能力及构成要素第15-16页
    2.2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意义第16页
    2.3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2.3.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第16-17页
        2.3.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第17-18页
        2.3.3 问题解决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实践探索第20-38页
    3.1 高中生建模现状调查研究第20-27页
    3.2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前提第27-30页
        3.2.1 了解高中数学建模的目标第27-28页
        3.2.2 懂得高中数学建模的步骤第28-29页
        3.2.3 了解高中建模教学安排第29-30页
    3.3 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策略第30-38页
        3.3.1 高中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数学建模素养第30页
        3.3.2 在数学知识教学中,应用知识的“源”“本”“流”,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第30-31页
        3.3.3 在数学知识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正确的的建模过程第31-33页
        3.3.4 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第33-35页
        3.3.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建模活动第35-38页
第4章 培养高中数学建模能力案例第38-44页
    4.1 培养高中生的抽象能力—测量距离问题第38-39页
    4.2 培养高中生简化能力—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第39-40页
    4.3 培养高中生的解决模型能力—线性规划中的产品数量问题第40页
    4.4 培养高中生的实践能力—三角函数模型的例子第40-44页
第5章 总结与反思第44-46页
    5.1 总结第44页
    5.2 反思与建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 A 关于高中数学建模的调查第48-50页
附录 B 读研期间获奖论文清单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模式选用的研究
下一篇:智能手机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