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虫媒病毒)论文

日本脑炎病毒诱导p21相关的Foxo和Ca2+信号通路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日本脑炎病毒第11-14页
        1.1.1 乙型脑炎临床特征第11页
        1.1.2 乙型脑炎的地理分布与传播途径第11-12页
        1.1.3 乙脑病毒的结构与生命周期第12-13页
        1.1.4 乙型脑炎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控制第13-14页
    1.2 Foxo转录因子概述第14-15页
    1.3 STAT3转录因子概述第15-17页
    1.4 细胞衰老研究进展第17-19页
第二章 JEV通过抑制Foxo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第19-34页
    2.1 前言第19页
    2.2 实验材料第19-21页
        2.2.1 细胞系材料第19页
        2.2.2 病毒株材料第19页
        2.2.3 试剂第19-21页
    2.3 实验方法第21-28页
        2.3.1 细胞培养与病毒扩增第21-22页
        2.3.2 病毒滴度测定(TCID50法)第22页
        2.3.3 RT-PCR第22-24页
        2.3.4 细胞毒性试验(MTT法)第24页
        2.3.5 脂质体转染试验第24-25页
        2.3.6 siRNA转染试验第25页
        2.3.7 免疫印迹试验第25-27页
        2.3.8 荧光定量PCR第27-28页
    2.4 实验结果第28-32页
        2.4.1 JEV下调Foxo信号通路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8-29页
        2.4.2 Foxo表达水平变化对病毒增殖无影响第29-30页
        2.4.3 JEV通过下调Foxo信号通路的抗凋亡基因Bcl-6和p21表达促进凋亡第30-32页
    2.5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JEV通过降低STAT3表达下调Foxo第34-43页
    3.1 前言第34页
    3.2 实验材料第34页
        3.2.1 细胞系材料第34页
        3.2.2 病毒株材料第34页
        3.2.3 试剂第34页
    3.3 实验方法第34-39页
        3.3.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软件预测第34-35页
        3.3.2 siRNA转染第35页
        3.3.3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第35页
        3.3.4 磷酸化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第35-36页
        3.3.5 荧光定量PCR第36页
        3.3.6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第36-38页
        3.3.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第38-39页
    3.4 实验结果第39-42页
        3.4.1 乙脑病毒感染下调STAT3表达第39-40页
        3.4.2 JEV感染下调STAT3蛋白与Foxo启动子的结合第40-41页
        3.4.3 STAT3沉默下调Foxo蛋白表达第41-42页
    3.5 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JEV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衰老研究第43-50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实验材料第43页
        4.2.1 细胞系材料第43页
        4.2.2 病毒株材料第43页
        4.2.3 试剂盒第43页
        4.2.4 试剂第43页
    4.3 实验方法第43-45页
        4.3.1 细胞培养第43页
        4.3.2 细胞处理第43-44页
        4.3.3 β-gal染色第44页
        4.3.4 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水平第44-45页
        4.3.5 蛋白免疫实验第45页
    4.4 实验结果第45-48页
        4.4.1 JEV感染引起促进细胞衰老的p21和p53蛋白表达升高第45页
        4.4.2 β-gal染色实验证实JEV感染诱导细胞衰老第45-46页
        4.4.3 JEV感染诱导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第46-47页
        4.4.4 JEV感染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Ca~(2+)信号诱导ROS水平升高第47页
        4.4.5 JEV通过内质网应激反应的Ca~(2+)信号诱导细胞衰老第47-48页
    4.5 讨论第48-50页
第五章 小结第50-52页
在校期间完成的其他工作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转化C21甾体化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鸭坦布苏病毒病病原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