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施工论文

埋地玻璃钢夹砂管的力学性能及公路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第10-11页
        1.1.1 本文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第11-13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发展趋势第13页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6页
第二章 玻璃钢夹砂管材料基本力学参数试验第16-3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纤维缠绕玻璃钢夹砂管生产工艺概述第16-19页
        2.2.1 玻璃钢夹砂管结构层次第16-17页
        2.2.2 机械化生产工艺第17-19页
    2.3 玻璃钢夹砂管材料抗压性能试验第19-27页
        2.3.1 试样制备与要求第19-21页
        2.3.2 试验设备第21页
        2.3.3 试验方法第21-22页
        2.3.4 计算方法第22-23页
        2.3.5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第23-25页
        2.3.6 弹性模量试验结果第25-26页
        2.3.7 结果分析第26-27页
    2.4 玻璃钢夹砂管初始环向刚度试验第27-32页
        2.4.1 试验目的第27页
        2.4.2 试验设备第27页
        2.4.3 试验方法及工况第27-28页
        2.4.4 计算方法第28-29页
        2.4.5 环刚度试验结果第29-31页
        2.4.6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1-32页
    2.5 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埋地玻璃钢夹砂管受力特征室内模型试验第34-62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第34-39页
        3.2.1 试验材料准备第35页
        3.2.2 试验原件布设第35-36页
        3.2.3 土压力测量第36页
        3.2.4 试验回填土过程第36-38页
        3.2.5 试验加载系统第38页
        3.2.6 试验工况与试验加载方法步骤第38-39页
    3.3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数据整理第39-60页
        3.3.1 玻璃钢夹砂管环向应变特征分析第39-48页
        3.3.2 玻璃钢夹砂管轴向应变特征分析第48-57页
        3.3.3 玻璃钢夹砂管径向变形特征分析第57-59页
        3.3.4 玻璃钢夹砂管周围土压力变化特征分析第59-60页
    3.4 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荷载作用下埋地玻璃钢夹砂管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第62-74页
    4.1 引言第62页
    4.2 埋地玻璃钢夹砂管道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2-66页
        4.2.1 试验模型选取第62-63页
        4.2.2 ABAQUS简介第63-64页
        4.2.3 埋地管道的模型创建及设置第64-66页
    4.3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第66-73页
        4.3.1 室内有侧限试验模型数值模拟第66-68页
        4.3.2 无侧限埋地玻璃钢夹砂管数值模拟第68-73页
    4.4 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公路埋地玻璃钢夹砂管的安装工艺及车辆荷载下安全性能检测第74-84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公路埋地玻璃钢夹砂管安装工艺第74-77页
        5.2.1 安装工艺探讨第74-75页
        5.2.2 管道安装工艺第75-77页
        5.2.3 玻璃钢夹砂管安装工艺的优越性第77页
    5.3 公路埋地玻璃钢夹砂管车辆荷载下的挠曲性检测第77-80页
        5.3.1 挠曲性检测试验方案第78-79页
        5.3.2 试验工况第79页
        5.3.3 试验数据整理第79-80页
    5.4 挠曲变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第80-82页
        5.4.1 模型建立第80页
        5.4.2 模拟结果分析第80-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结论第84-88页
    6.1 结论第84-85页
    6.2 关键创新点第85页
    6.3 展望第85-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山岭隧道注浆加固研究
下一篇: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性能评价及混合料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