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追缴赃款赃物概述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对“赃款赃物”的理解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对“追缴”的理解 | 第13页 |
第三节 追缴赃款赃物行为性质 | 第13-14页 |
第四节 追缴赃款赃物的法律功能 | 第14-16页 |
一、预防犯罪 | 第14页 |
二、固定犯罪事实 | 第14-15页 |
三、财产保护与教育作用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赃款赃物处理制度的现状及实务困境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立法现状与局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司法现状与实践争议 | 第17-20页 |
一、司法机关重人轻物的办案观念及职权争议 | 第17页 |
二、赃款赃物处理的程序公正性存在欠缺 | 第17-18页 |
三、裁判文书关于赃款赃物处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未定罪没收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一、属性及运行现状 | 第20页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完善赃款赃物处理的实体规则 | 第22-28页 |
第一节 赃款赃物的处理原则 | 第22-23页 |
一、相当性原则 | 第22页 |
二、经济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赃款赃物的认定 | 第23-26页 |
一、犯罪成本的扣除问题 | 第23-24页 |
二、因犯罪减少费用与转嫁损失的追缴问题 | 第24页 |
三、被害人损失难以确定时的处理 | 第24-25页 |
四、追缴赃物价值低于犯罪时价值的处理 | 第25页 |
五、赃款赃物的范围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赃款赃物的善意取得问题 | 第26-27页 |
第四节 相关司法处理措施辨析适用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赃款赃物处理的程序保障 | 第28-36页 |
第一节 赃款赃物处理的正当程序构建 | 第28-31页 |
一、保障利害关系人的程序参与权利 | 第28页 |
二、完善前置程序 | 第28-30页 |
三、设置相对独立关于赃款赃物处理的庭审程序或听证程序 | 第30页 |
四、完善救济程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追缴赃款赃物的刑民交叉问题 | 第31-32页 |
一、追缴赃款赃物与民事诉讼 | 第31-32页 |
二、合理区分刑事审判庭与执行庭在赃款赃物处理上的职责 | 第32页 |
第三节 强化裁判文书的统一性 | 第32-34页 |
一、厘清法律术语 | 第33页 |
二、判决主文的表述应尽量清晰 | 第33页 |
三、判决主文的表述应尽量周全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未定罪没收程序若干疑难问题解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我国赃证物管理模式及完善途径 | 第36-38页 |
第一节 现行赃款赃物管理模式的不足 | 第36页 |
第二节 建立赃证物集中管理制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