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 第2章 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的基本内容 | 第15-21页 |
| ·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的界定 | 第15-18页 |
| ·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的概念 | 第15-16页 |
| ·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的构成 | 第16-18页 |
| ·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的分类 | 第18-21页 |
| ·违纪处分类纠纷 | 第19-20页 |
| ·学位管理类纠纷 | 第20-21页 |
| 第3章 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困境及原因 | 第21-31页 |
| ·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困境 | 第21-26页 |
| ·学生申诉制度缺陷突出 | 第21-23页 |
| ·行政复议作用有限 | 第23-24页 |
| ·行政诉讼司法实践冲突 | 第24-26页 |
| ·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不畅的原因探析 | 第26-31页 |
| ·高校法律定位模糊 | 第26-28页 |
| ·纠纷解决机制缺乏立法保障 | 第28-30页 |
| ·高校管理体制行政性过强 | 第30-31页 |
| 第4章 构建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可行性 | 第31-41页 |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社会基础 | 第31-34页 |
| ·教育法治化进程的推进 | 第31-32页 |
| ·教育公共治理组织的勃兴 | 第32-33页 |
| ·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33-34页 |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支撑 | 第34-36页 |
| ·大学自治理念的发展 | 第34-35页 |
| ·教育仲裁理论的提出 | 第35-36页 |
| ·行政法理论的突破 | 第36页 |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域外经验 | 第36-41页 |
| ·美国的学校司法程序和司法审查制度 | 第37-38页 |
| ·法国教育系统内部司法制度 | 第38页 |
|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生申诉制度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5章 构建高校与学生教育管理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具体思考 | 第41-52页 |
| ·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1-43页 |
| ·区别救济原则 | 第41-42页 |
| ·正当程序原则 | 第42页 |
| ·非诉讼解决机制优先原则 | 第42-43页 |
| ·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 第43页 |
| ·采取的具体措施 | 第43-52页 |
| ·完善学生校内申诉制度 | 第43-45页 |
| ·提倡教育和解制度 | 第45-47页 |
| ·构建教育仲裁制度 | 第47页 |
| ·强化司法审查机制 | 第47-50页 |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与协调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