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六、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公民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概述 | 第15-19页 |
第一节 法律保护现状 | 第15-18页 |
一、行政法律法规保护现状 | 第15-16页 |
二、刑事法律保护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法律保护依然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与有关行政法律的衔接问题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将“非法收集”行为解释进“非法获取”行为 | 第19-23页 |
一、《网络安全法》中二者的关系 | 第19-21页 |
二、刑事法律中二者的关系 | 第21-23页 |
第二节 非法使用行为未受规制 | 第23-24页 |
一、“非法使用”行为的现实考察 | 第23页 |
二、“非法使用”行为在行政法律中的规定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罚款制度与罚金制度衔接不畅 | 第24-28页 |
一、二者存在质与量的关系 | 第24-25页 |
二、二者存在冲突与矛盾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关于办理个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五条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界限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个人信息界限不明晰 | 第28-29页 |
二、相关实证案例研究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违法所得”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一、不能全面评价侵犯行为的危害程度 | 第31-32页 |
二、理由与完善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其他情节严重”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一、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 | 第33-34页 |
二、相关实证案例研究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