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极端主义犯罪研究背景综述 | 第14-21页 |
第一节 极端主义界定及分类 | 第14-18页 |
一、极端主义的内涵界定 | 第14-16页 |
二、极端主义的分类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极端主义犯罪现状 | 第18-21页 |
一、国外极端主义犯罪现状 | 第18-19页 |
二、我国极端主义犯罪现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刑法规制及其成效与不足 | 第21-26页 |
第一节 极端主义犯罪刑法规制 | 第21-23页 |
一、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 | 第21-22页 |
二、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 | 第22页 |
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 | 第22页 |
四、其他章节规定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刑法规制的成效与不足 | 第23-26页 |
一、刑法规制的成效 | 第23-24页 |
二、刑法规制的不足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之分析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利用”——利用群众的方式解读 | 第26-28页 |
一、利用方式之煽动群众 | 第26-27页 |
二、利用方式之胁迫群众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极端主义”——极端主义的深入剖析 | 第28-31页 |
一、极端主义和极端主义犯罪的特征 | 第28-29页 |
二、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破坏法律实施”——法律的准确界定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