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走私行为性质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海外代购走私行为概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海外代购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第14-19页 |
一、海外代购的概念 | 第14页 |
二、海外代购的特征 | 第14-15页 |
三、海外代购的分类 | 第15-19页 |
第二节 海外代购走私犯罪的成立要件 | 第19-26页 |
一、海外代购商品性质的认定 | 第19-21页 |
二、海外代购犯罪行为的认定 | 第21-23页 |
三、海外代购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海外代购走私犯罪认定的若干难点分析 | 第26-33页 |
第一节 主观认识错误的认定 | 第26-27页 |
一、对走私相关法律规定的认识错误 | 第26页 |
二、对代购事实的认识错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共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 | 第27-31页 |
一、海外代购走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 | 第28-29页 |
二、海外代购走私共同犯罪中的组织行为 | 第29页 |
三、海外代购走私共同犯罪中的教唆行为 | 第29-30页 |
四、海外代购走私共同犯罪中的帮助行为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偷逃应缴税额的认定 | 第31-33页 |
一、偷逃应缴税额的刑法规定 | 第31页 |
二、偷逃应缴税额的认定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打击海外代购走私犯罪的立法及司法完善 | 第33-37页 |
第一节 涉海外代购走私犯罪的立法完善 | 第33-34页 |
一、增设资格刑 | 第33-34页 |
二、区分货物和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 | 第34页 |
第二节 涉海外代购走私犯罪的司法完善 | 第34-37页 |
一、加强反走私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 | 第34-35页 |
二、完善海外代购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