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越级上访问题法治化治理的研究--以无锡市滨湖区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越级上访的概念与我国的越级上访 | 第13-20页 |
一、越级上访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一)越级上访的相关概念 | 第13页 |
(二)越级上访及法治化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二、我国的越级上访 | 第14-20页 |
(一)我国历史上的越级上访 | 第14-16页 |
(二)我国法律中关于越级上访的规定 | 第16-17页 |
(三)我国越级上访的分类和特点 | 第17-18页 |
(四)我国越级上访的法治化治理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无锡市滨湖区治理越级上访的实践和问题 | 第20-28页 |
一、无锡市滨湖区治理越级上访的实践 | 第20-25页 |
(一)无锡市滨湖区越级上访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二)无锡市滨湖区越级上访情况分类 | 第21-22页 |
(三)无锡市滨湖区治理越级上访的举措 | 第22-25页 |
(四)无锡市滨湖区治理越级上访的困境 | 第25页 |
二、无锡市滨湖区治理越级上访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经济发展层面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政府部门层面的问题 | 第26页 |
(三)社会环境层面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滨湖区治理越级上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一、经济发展层面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一)经济政策决策缺乏法治思维 | 第28页 |
(二)经济政策决策缺乏群众利益保障机制 | 第28-29页 |
二、政府层面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一)倒金字塔型政府结构 | 第29-30页 |
(二)不合理的乡镇改革措施 | 第30页 |
(三)压力型的信访治理制度 | 第30-31页 |
二、社会环境层面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一)社会缺乏法律有效制约 | 第31-32页 |
(二)法律缺乏公信力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国外化解纠纷的法治经验借鉴 | 第34-39页 |
一、发达国家以法治化解社会矛盾的特点 | 第34-36页 |
(一)美国 | 第34页 |
(二)欧洲 | 第34-35页 |
(三)日本 | 第35-36页 |
二、发达国家以法治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 第36-39页 |
(一)发达国家以法治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经验 | 第36-37页 |
(二)发达国家以法治化解社会矛盾对我国现状的启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法治化治理越级上访的对策 | 第39-48页 |
一、构建滨湖区法治化治理越级上访的原则设想 | 第39-43页 |
(一)实现政府带头守法用法 | 第39-40页 |
(二)确保积案化解和社会维稳法治化 | 第40-41页 |
(三)实现司法公正和严格执法 | 第41-42页 |
(四)强化基层治理法制化运行 | 第42页 |
(五)打造强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 | 第42-43页 |
二、建立滨湖区法治化治理越级上访的工作机制 | 第43-45页 |
(一)责任刚性化制度 | 第43-44页 |
(二)包案化解制度 | 第44页 |
(三)社会大调解制度 | 第44-45页 |
三、建立法治化治理非法越级上访的控制机制 | 第45-48页 |
(一)常态化稳控机制 | 第45-46页 |
(二)差异化稳控机制 | 第46页 |
(三)依法化稳控机制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