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9页 |
1.2 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 | 第19-2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优化研究 | 第24-32页 |
2.1 索力优化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2 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 | 第25-26页 |
2.3 合理成桥索力确定常用方法 | 第26-30页 |
2.3.1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 第26页 |
2.3.2 零位移法 | 第26-27页 |
2.3.3 内力平衡法 | 第27页 |
2.3.4 弯曲能量最小法 | 第27-30页 |
2.3.5 影响矩阵法 | 第30页 |
2.4 合理成桥索力确定的方法的比较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索力调整方法 | 第32-48页 |
3.1 Kriging法简介 | 第32-33页 |
3.2 Kriging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3.3 Kriging模型的预测 | 第34-36页 |
3.4 Kriging法索力调整的步骤 | 第36-37页 |
3.5 试验设计方法 | 第37-39页 |
3.5.1 全因子设计 | 第37页 |
3.5.2 正交设计 | 第37页 |
3.5.3 均匀设计 | 第37-39页 |
3.6 数值模拟算例 | 第39-47页 |
3.6.1 数值算例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9页 |
3.6.2 灵敏度分析 | 第39-41页 |
3.6.3 传统零位移法 | 第41页 |
3.6.4 Kriging模型优化方法 | 第41-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Kriging代理模型调索方法在太平湖大桥上的应用 | 第48-64页 |
4.1 黄山太平湖大桥简介 | 第48-50页 |
4.2 太平湖大桥初始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0-57页 |
4.2.1 有限元模型中的单元介绍 | 第51-53页 |
4.2.2 结构各部分模拟 | 第53-54页 |
4.2.3 边界条件模拟 | 第54-55页 |
4.2.4 材料参数与荷载 | 第55页 |
4.2.5 拉索的初始应变计算 | 第55-57页 |
4.3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方法 | 第57-63页 |
4.3.1 拉索的灵敏度分析 | 第57-58页 |
4.3.2 试验设计 | 第58-60页 |
4.3.3 模型的建立 | 第60页 |
4.3.4 计算结果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运营中的太平湖大桥有限元模型索力调整 | 第64-72页 |
5.1 桥面线形测试 | 第64-66页 |
5.2 索力测试 | 第66-69页 |
5.2.1 索力的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5.2.2 实测索力的计算 | 第67-69页 |
5.3 索力优化结果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