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粟(谷子、小米)论文

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硒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0页
    1.1 硒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1 硒的研究历程第10页
        1.1.2 富硒功能农业诞生第10-11页
    1.2 硒的形态和有效可利用性第11-14页
        1.2.1 植物在硒循环的作用第11页
        1.2.2 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及转化第11-12页
        1.2.3 影响硒有效性的因素第12-14页
    1.3 硒对植物的影响第14-17页
        1.3.1 硒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14-15页
        1.3.2 硒对植物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第15页
        1.3.3 硒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第15-17页
    1.4 硒与人体健康第17-18页
    1.5 富硒产品的标准及开发利用第18-20页
        1.5.1 富硒食品的标准依据第18-19页
        1.5.2 新的强化食品标准第19页
        1.5.3 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第19-20页
        1.5.4 富硒产品的开发利用第20页
    1.6 富硒方法第20-22页
        1.6.1 土壤施硒第20-21页
        1.6.2 硒拌种或浸种第21页
        1.6.3 叶面喷施硒第21-22页
    1.7 谷子栽培研究现状第22页
    1.8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8.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8.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1.8.3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第二章 喷硒浓度对谷子产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第30-5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2.1.1 供试材料第30页
        2.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第30-31页
        2.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第31-32页
            2.1.3.1 农艺性状调查与小区测产第31页
            2.1.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第31-32页
            2.1.3.3 生理指标测定第32页
        2.1.4 数据分析第3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2-51页
        2.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第32-37页
            2.2.1.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株高的影响第32-33页
            2.1.1.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穗长的影响第33-34页
            2.2.1.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千粒重的影响第34-35页
            2.2.1.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穗粒重的影响第35-36页
            2.2.1.5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2.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生理特性的影响第37-42页
            2.2.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SOD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2.2.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POD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2.2.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GSH含量的影响第39页
            2.2.2.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GSH-Px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2.2.2.5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MDA活性的影响第40-41页
            2.2.2.6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脯氨酸的影响第41-42页
        2.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长农35)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2-51页
            2.2.3.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叶片光和色素的影响第42-43页
            2.2.3.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第43-51页
    2.3 讨论第51-52页
    2.4 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三章 喷硒浓度对谷子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第54-7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3.1.1 供试材料第54页
        3.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第54页
        3.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第54-55页
            3.1.3.1 品质指标测定第54-55页
            3.1.3.2 硒含量测定第55页
            3.1.3.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55页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5-66页
        3.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第55-59页
            3.2.1.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粗蛋白的影响第56-57页
            3.2.1.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粗脂肪的影响第57页
            3.2.1.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赖氨酸的影响第57-58页
            3.2.1.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叶酸的影响第58-59页
        3.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含硒量的影响第59-66页
            3.2.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籽粒含硒量的影响第59-61页
            3.2.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硒转化率的影响第61-62页
            3.2.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不同部位硒吸收量百分比的影响第62-66页
            3.2.2.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籽粒硒的利用率第66页
    3.3 讨论第66-67页
    3.4 小结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0页
第四章 喷硒时期对谷子产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第70-8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0-71页
        4.1.1 供试材料第70-71页
        4.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第71页
        4.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第71页
        4.1.4 数据分析第7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1-77页
        4.2.1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对谷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第71-72页
        4.2.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的影响第72-75页
            4.2.2.1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GSH和GSH-Px的影响第72-73页
            4.2.2.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MDA和脯氨酸的影响第73-74页
            4.2.2.3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POD和SOD的影响第74-75页
        4.2.3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对谷子光和特性的影响第75-77页
            4.2.3.1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对谷子光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第75页
            4.2.3.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第75-77页
    4.3 讨论第77-78页
    4.4 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0页
第五章 喷硒时期对谷子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第80-8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1页
        5.1.1 供试材料第81页
        5.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第81页
        5.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第81页
        5.1.4 数据分析第8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81-86页
        5.2.1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第81-84页
            5.2.1.1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粗蛋白的影响第81-82页
            5.2.1.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粗脂肪的影响第82页
            5.2.1.3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赖氨酸的影响第82-83页
            5.2.1.4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叶酸的影响第83-84页
        5.2.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籽粒含硒量的影响第84页
        5.2.3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第84-85页
        5.2.4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硒利用率的影响第85-86页
    5.3 讨论第86页
    5.4 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8页
第六章 施硒方式对谷子生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第88-105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89-90页
        6.1.1 供试作物第89页
        6.1.2 试验设计第89-90页
        6.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第90页
            6.1.3.1 苗期指标测定第90页
            6.1.3.2 指标测定第90页
        6.1.4 数据分析第90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90-101页
        6.2.1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第90-98页
            6.2.1.1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苗期生长的影响第90-91页
            6.2.1.2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抽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第91-94页
            6.2.1.3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第94-96页
            6.2.1.4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第96页
            6.2.1.5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第96-98页
        6.2.2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第98-101页
            6.2.2.1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苗期生长的影响第98-99页
            6.2.2.2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产量构成的影响第99-100页
            6.2.2.3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品质的影响第100页
            6.2.2.4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第100-101页
    6.3 讨论第101-102页
    6.4 小结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5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第105-110页
    7.1 研究结论第105-106页
    7.2 本研究创新和特色第106-107页
    7.3 存在问题第107-108页
        7.3.1 试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107页
        7.3.2 试验瓶颈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07-108页
    7.4 研究展望第108-110页
Abstract第110-111页
致谢第112-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星蝽属几何形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半翅目:蝽科)
下一篇:日光温室复合相变保温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