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半翅目害虫论文

二星蝽属几何形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半翅目:蝽科)

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2页
    1 二星蝽属概述第10-17页
        1.1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 存在的问题第12-17页
    2 几何形态学概述第17-22页
        2.1 形态测量学的产生第17-18页
        2.2 传统的形态测量学第18-19页
        2.3 几何形态学第19-21页
        2.4 几何形态学研究现状第21-22页
    3 分类特征的选取第22-23页
    4 研究思路第23-26页
        4.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23-24页
        4.2 研究目标第24页
        4.3 技术路线第24-26页
    参考文献第26-32页
第二章 北二星蝽E.aeneus几何形态学研究第32-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1.1 研究材料第32页
        1.2 研究方法第32-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2.1 质心距离差异分析第36页
        2.2 PCA分析第36-38页
        2.3 聚类分析第38-40页
        2.4 CVA分析第40-4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三章 二星蝽属内种间几何形态学研究第44-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1.1 研究材料第44页
        1.2 研究方法第44-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2.1 质心距离差异分析第47页
        2.2 PCA分析第47-48页
        2.3 CVA分析第48-49页
        2.4 聚类分析第49-5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四章 二星蝽属分类地位的研究第54-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1.1 研究材料第54页
        1.2 研究方法第54-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第五章 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第60-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1.1 研究材料第60-61页
        1.2 研究方法第61-6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2-72页
        2.1 北二星蝽E.aeneus第62-66页
        2.2 拟二星蝽E.aeneus第66-69页
        2.3 二星蝽E. guttiger第69-7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六章 二星蝽属生物多样性研究第76-8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6页
        1.1 研究材料第76页
        1.2 研究方法第76页
    2 结果分析第76-82页
        2.1 中国二星蝽种级阶元多样性第76-77页
        2.2 中国二星蝽属分布格局第77-81页
        2.3 PCA分析第81-8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4页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第84-86页
Abstract第86-87页
致谢第88-90页
附录第90-92页
附件第92-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虫绿豆抗绿豆象的机制及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硒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