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1.3.1 商业企业 | 第11-12页 |
1.3.2 企业绩效 | 第12-13页 |
1.3.3 股权结构 | 第13-14页 |
1.3.4 股权制衡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2.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20-22页 |
2.1.1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 第20-21页 |
2.1.2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 第21页 |
2.1.3 小结 | 第21-22页 |
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22-26页 |
2.2.1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 第22-23页 |
2.2.2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 第23-24页 |
2.2.3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非线性相关 | 第24-25页 |
2.2.4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不相关 | 第25页 |
2.2.5 股权集中型企业与股权制衡型企业对比研究 | 第25-26页 |
2.2.6 小结 | 第26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26-28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第28-39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30页 |
3.1.2 产权理论 | 第30-31页 |
3.1.3 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31-32页 |
3.1.4 控制权理论 | 第32-33页 |
3.2 机理分析 | 第33-38页 |
3.2.1 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3.2.2 监督机制 | 第34-35页 |
3.2.3 代理权竞争 | 第35-36页 |
3.2.4 外部市场接管 | 第36-38页 |
3.3 总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9-45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4.2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4.3 变量界定 | 第41-44页 |
4.4 构建模型 | 第44-4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45-63页 |
5.1 不同类型股权结构下企业绩效的差异分析 | 第45-50页 |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5.1.2 正态性检验 | 第47-48页 |
5.1.3 非参数检验 | 第48-50页 |
5.2 股权制衡与企业绩效实证分析 | 第50-63页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5.2.2 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5.2.3 回归分析 | 第54-59页 |
5.2.4 稳健性检验 | 第59-6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4-66页 |
6.2.1 创新股权制衡机制 | 第64-65页 |
6.2.2 完善外部治理环境 | 第65-66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