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滚板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探究--以《撵野猫》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2 纳溪滚板山歌的产生背景 | 第10-11页 |
2.1 自然环境 | 第10页 |
2.2 人文环境 | 第10-11页 |
3 纳溪滚板山歌代表作《攆野猫》的音乐特征分析 | 第11-13页 |
3.1 《撵野猫》曲式分析图 | 第11页 |
3.2 《撵野猫》分析报告 | 第11-13页 |
4 纳溪滚板山歌的演唱及风格探究 | 第13-23页 |
4.1 从旋律到情感投入 | 第13-17页 |
4.1.1 调式调性 | 第13页 |
4.1.2 曲式结构 | 第13页 |
4.1.3 旋律走向 | 第13-15页 |
4.1.4 节拍与节奏 | 第15-16页 |
4.1.5 倚音和下滑音 | 第16-17页 |
4.2 从歌词到以字行腔 | 第17-20页 |
4.2.1 歌词中发音不同的方言 | 第18-19页 |
4.2.2 歌词中的俚语 | 第19页 |
4.2.3 歌词中的儿化音 | 第19-20页 |
4.2.4 歌词中的平翘舌 | 第20页 |
4.2.5 歌词中的衬词 | 第20页 |
4.3 独特的演唱方式 | 第20-23页 |
4.3.1 演唱形式 | 第20-21页 |
4.3.2 演唱技巧 | 第21-23页 |
5 纳溪滚板山歌的传承与保护 | 第23-25页 |
5.1 兴起与没落 | 第23页 |
5.2 传承与发展 | 第23-25页 |
5.2.1 传承 | 第23-24页 |
5.2.2 发展与创新 | 第24页 |
5.2.3 保护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附录 | 第28-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