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创新 | 第15-17页 |
第2章 哈尔滨银行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17-28页 |
2.1 哈尔滨银行的概述 | 第17页 |
2.2 哈尔滨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组织资源状况分析 | 第17-19页 |
2.2.1 哈尔滨银行的管理体系与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2.2.2 哈尔滨银行的经营组织资源 | 第18-19页 |
2.3 哈尔滨银行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第19-22页 |
2.3.1 人员总量及结构 | 第19-21页 |
2.3.2 人员管理状况 | 第21-22页 |
2.4 哈尔滨银行的财务资源状况 | 第22-24页 |
2.4.1 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规模 | 第22-23页 |
2.4.2 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 | 第23-24页 |
2.4.3 哈尔滨银行的负债情况 | 第24页 |
2.5 哈尔滨银行现有能力的分析 | 第24-27页 |
2.5.1 哈尔滨银行的盈利能力 | 第24-25页 |
2.5.2 哈尔滨银行的经营能力 | 第25-26页 |
2.5.3 哈尔滨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哈尔滨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6页 |
3.1 政策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3.2.1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分析 | 第29-30页 |
3.2.2 黑龙江省经济运行分析 | 第30-31页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3.5 行业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3.5.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第33页 |
3.5.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3-34页 |
3.5.3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4页 |
3.5.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4-35页 |
3.5.5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36-49页 |
4.1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制定依据 | 第36-41页 |
4.1.1 哈尔滨银行的外部机会 | 第36-37页 |
4.1.2 哈尔滨银行的外部威胁 | 第37-38页 |
4.1.3 哈尔滨银行的内部优势 | 第38-39页 |
4.1.4 哈尔滨银行的内部劣势 | 第39-40页 |
4.1.5 哈尔滨银行的SWOT矩阵分析 | 第40-41页 |
4.2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原则与指导思想 | 第41-42页 |
4.2.1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 第41-42页 |
4.2.2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第42页 |
4.3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 第42-44页 |
4.3.1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定位 | 第42-43页 |
4.3.2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目标 | 第43-44页 |
4.4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重点 | 第44-48页 |
4.4.1 重点市场 | 第44-45页 |
4.4.2 重点业务 | 第45-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哈尔滨银行发展战略实施对策 | 第49-55页 |
5.1 增强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力度 | 第49-50页 |
5.2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第50页 |
5.3 积极实施战略联盟 | 第50-51页 |
5.4 提高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 | 第51-52页 |
5.5 加强人才工程的建设 | 第52-53页 |
5.6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第53-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