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统计与概率”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4-17页
        1.1.1 “统计与概率”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第14-15页
        1.1.2 习题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第15-16页
        1.1.3 习题课是“统计与概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16-17页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20页
        1.2.1 “统计与概率”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1.2.2 数学习题课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0-21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20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1.4 研究的思路第21-24页
        1.4.1 研究的计划第21-22页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2-24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24-2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6-35页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第26-27页
    2.2 国内外有关“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第27-30页
        2.2.1 国外有关“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第27-28页
        2.2.2 国内有关“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第28-30页
    2.3 国内外有关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第30-32页
        2.3.1 国外有关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第30-31页
        2.3.2 国内有关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第31-32页
    2.4 文献评述第32-34页
    2.5 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35-46页
    3.1 研究的目的第35页
    3.2 研究对象的说明第35-37页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第37-38页
    3.4 研究工具的说明第38-40页
        3.4.1 调查问卷(学生卷)的设计第38-39页
        3.4.2 调查问卷(教师卷)的设计第39-40页
        3.4.3 访谈提纲的设计第40页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0-44页
        3.5.1 建构主义理论第40-41页
        3.5.2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41-42页
        3.5.3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第42页
        3.5.4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第42-43页
        3.5.5 解题理论第43-44页
    3.6 研究的伦理第44-45页
    3.7 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分析第46-64页
    4.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第46-48页
        4.1.1 统计思想第46-47页
        4.1.2 随机思想第47页
        4.1.3 “统计思想”与“随机思想”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第47-48页
    4.2 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分析第48-52页
    4.3 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分析第52-59页
        4.3.1 必修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框架第53-56页
        4.3.2 选修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框架第56-59页
    4.4 教材中“统计与概率”习题的分析第59-63页
        4.4.1 教材中“统计与概率”例题的分析第59-61页
        4.4.2 教材中“统计与概率”习题的分析第61-63页
    4.5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第64-103页
    5.1 调查的过程第64-65页
    5.2 数据的编码、分析与信效度检验第65-66页
    5.3 调查结果第66-100页
        5.3.1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第66-81页
        5.3.2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第81-95页
        5.3.3 访谈的结果分析第95-100页
    5.4 调查结论第100-102页
        5.4.1 习题选择缺乏科学的选择标准第100-101页
        5.4.2 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第101-102页
    5.5 小结第102-103页
第6章 教学案例分析第103-142页
    6.1 概念巩固型习题课的教学研究第103-112页
        6.1.1 习题选择要注重典型性第103-106页
        6.1.2 习题选择要注重层次性第106-107页
        6.1.3 习题选择要注重情境性第107-109页
        6.1.4 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第109-112页
    6.2 问题解决型习题课的教学研究第112-121页
        6.2.1 变式第112-114页
        6.2.2 寻找解题思路第114-117页
        6.2.3 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第117-121页
    6.3 讲评型习题课的教学研究第121-133页
        6.3.1 讲评型习题课的实施第122-123页
        6.3.2 讲评型习题课中的总结反思第123-124页
        6.3.3 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第124-133页
    6.4 综合型习题课的教学研究第133-141页
        6.4.1 “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原则第134-135页
        6.4.2 信息技术与习题课的整合第135-136页
        6.4.3 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第136-141页
    6.5 小结第141-142页
第7章 结论与反思第142-146页
    7.1 研究的结论第142-144页
    7.2 研究的创新点第144页
    7.3 研究的反思第144-145页
    7.4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第145页
    7.5 结束语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48页
附录 A 调查问卷(学生卷)第148-151页
附录 B 调查问卷(教师卷)第151-154页
附录 C 访谈提纲(教师)第154-155页
附录 D 访谈提纲(学生)第155-1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堂观察视域下的中学青年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下一篇: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以广西民族高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