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水滑石的异质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能源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1页
    1.1 引言第19页
    1.2 光催化概述第19-27页
        1.2.1 光催化反应第19-20页
        1.2.2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0-23页
            1.2.2.1 无模板法制备光催化剂第20-22页
            1.2.2.2 模板法制备光催化剂第22-23页
        1.2.3 异质结构光催化剂载流子传输第23-27页
            1.2.3.1 光催化反应热力学第23-26页
            1.2.3.2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第26-27页
    1.3 电化学催化CO_2还原第27-32页
        1.3.1 研究背景第27-28页
            1.3.1.1 温室气体还原第27-28页
            1.3.1.2 电还原CO_2制备燃料第28页
            1.3.1.3 以CO_2为原料的C1化工第28页
        1.3.2 反应路径第28-29页
        1.3.3 反应机理第29-32页
            1.3.3.1 CO_2配位活化第29-31页
            1.3.3.2 CO_2插入活化第31-32页
    1.4 LDHs基材料光、电催化剂研究进展第32-39页
        1.4.1 LDHs材料简介第32-35页
        1.4.2 LDHs基光催化剂第35-38页
        1.4.3 LDHs基电催化剂第38-39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9-41页
        1.5.1 研究内容第39-40页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0-41页
第二章 Cu_2O@ZnCr-LDH异质结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1-59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4页
        2.2.1 试剂与材料第42页
        2.2.2 Cu_2O@ZnCr-LDH的制备第42-43页
            2.2.2.1 氧化亚铜模板的制备第42页
            2.2.2.2 Cu_2O@ZnCr-LDH异质结构制备第42-43页
        2.2.3 光催化反应第43页
        2.2.4 仪器与表征方法第43页
        2.2.5 Cu_2O@ZnCr-LDH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第43-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8页
        2.3.1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44-48页
        2.3.2 电子与配位结构研究第48-52页
        2.3.3 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2-55页
        2.3.4 构效关系研究第55-58页
    2.4 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基于二元半导体桥式异质结构光催化全分解水性能增强研究第59-75页
    3.1 引言第59-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2.1 试剂与材料第60页
        3.2.2 不同界面特性Cu_2O@ZnCr-LDH的制备第60-61页
        3.2.3 仪器与表征方法第61-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4页
        3.3.1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62-65页
        3.3.2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5-66页
        3.3.3 电子与配位结构研究第66-69页
        3.3.4 激发态XAS研究第69-70页
        3.3.5 光电化学研究第70-72页
        3.3.6 正电子湮灭研究第72-74页
    3.4 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单层钴/氧化钴电催化剂及其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性能研究第75-89页
    4.1 前言第75-76页
    4.2 实验部分第76-77页
        4.2.1 试剂与材料第76页
        4.2.2 单层钴/氧化钴催化剂的制备第76-77页
    4.3 仪器与表征方法第77-78页
        4.3.1 材料及形貌表征第77-78页
        4.3.2 电化学测试第7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8-87页
        4.4.1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78-80页
        4.4.2 CO_2电化学还原性能评价第80-81页
        4.4.3 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构效关系研究第81-83页
        4.4.4 钴元素价态分析第83-85页
        4.4.5 钴元素配位状态研究第85-87页
    4.5 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结论第89-91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105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05-106页
附件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对氨基二苯二硫醚偶联反应及光谱分析
下一篇:多重刺激响应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