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背景、目的与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本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 ·本文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学者关于本题的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学者关于本题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学者关于本题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思路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2章 医疗保障制度与政府责任的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 ·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18页 |
|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18-19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19-20页 |
|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 ·福利国家理论 | 第20-21页 |
| ·以人为本理论 | 第21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23页 |
| 第3章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第23-29页 |
| ·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史 | 第23-25页 |
|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时期 | 第23页 |
| ·农村合作医疗的蓬勃发展时期 | 第23-24页 |
| ·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 | 第24页 |
| ·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重建时期 | 第24-25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背景 | 第25-27页 |
| ·农民医疗保障需求亟需得到满足 | 第25-26页 |
| ·医疗卫生体制迫切需要改革 | 第26页 |
| ·城乡经济与社会需要统筹协调发展 | 第26页 |
|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 第26-27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传统合作医疗的区别 | 第27-29页 |
| 第4章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 第29-34页 |
| ·国外典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29-32页 |
| ·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的普遍覆盖 | 第29-30页 |
| ·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普遍关注低收入群体 | 第30-32页 |
| ·国外典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启示 | 第32-34页 |
|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 第32-33页 |
| ·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 第33页 |
| ·确定农村医疗保障普遍覆盖的最终目标 | 第33-34页 |
| 第5章 钟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 ·钟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基本情况 | 第34页 |
| ·钟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绩效分析 | 第34-36页 |
| ·钟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36-39页 |
| ·筹资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 ·管理不规范 | 第37页 |
| ·补偿模式不完善 | 第37页 |
| ·基层服务能力较弱 | 第37-39页 |
| 第6章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探讨 | 第39-46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的政府责任的缺失 | 第39-43页 |
| ·目标定位欠当 | 第39-40页 |
| ·法制建设缺位 | 第40-41页 |
| ·资金投入不够 | 第41页 |
| ·制度供给不足 | 第41-42页 |
| ·体制建设滞后 | 第42-43页 |
| ·监督约束不力 | 第43页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政府责任缺失的治理 | 第43-46页 |
| ·调整制度目标,完善供给结构 | 第43-44页 |
| ·加强法制建设,维护新农合的权威 | 第44页 |
| ·加大财政支出,拓宽筹资渠道 | 第44页 |
| ·完善制度配置,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 | 第44-45页 |
| ·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运行效率 | 第45页 |
| ·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道德风险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附录 | 第51页 |